以前我对仪式感的认知都关于恋爱,比方说认识一周年吃顿饭,两周年依然同上。读书时真已经是很有仪式感的表现,只吃饭,不送礼。
送礼对我来说是”超纲”行为,我的恋爱观很受一位同学影响,他说,“对一个女越好,她越早跑。”
所以我很早就培养出浪子性格——潇洒、不羁、爱自由。
用现在的话来说:“你他妈就是个渣男。”
渣不渣男不属于该文讨论范围,此文仅讨论仪式感。
据官方解释,“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最直接方式”。
这解释类似那类“这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中心思想。”
反正我所理解的仪式感——
“没事找事干,刷刷存在感。”
比方说六一儿童节,朋友们!大家都超龄了,但还得发点什么刷存在感,因为——
生活需要仪式感。
除清明外,大大小小的节日,后面都会加上“生活需要仪式感”,即便5月20日不是一个节日,“生活还是需要仪式感”。
因此我见过的仪式感大部分都属于想装却又不想直白,类似朋友圈不少人喜欢用“很多人”这类手法掩饰压根没人关注的感叹——
“很多人说我变了……”
“很多人说我成熟了……”
“很多人问我为啥这么拼……”
仪式感正是用文艺手法包装不敢直白的炫耀——
“老子就是有钱。”
“老子就是长得帅。”
“老子就是有才。”
难道不是么,一个人如果没钱哪会在情人节送女朋友Diro的香水,我当年也就投币抓个娃娃,一元起,五元止;如果一个人不是长得帅哪会用九宫格秀恩爱,我现在也不敢用本人原图做头像;如果一个人不是有才,他哪可能就“仪式感”这三字和你们哔哩哔哩,不好意思……这段很明显在赞扬郭某。
仪式感就是为了掩饰装。
当然会有人觉得生活水平提高了,因此生活才需要仪式感。但我觉得是因为网络水平的提高,于是开始热衷展现生活的仪式感。
即便混得差,也要给人一种过得好的形象。形象是这时代非常重要的东西,不然不会延伸出“人设”,以往哪有什么人设不人设,压根没这词,只会说一个人“够真”一个人“够虚假”,远不到谈论人设,而现在大部分的仪式感都变成建立人设的重要元素之一。
“你的生活没有仪式感,意味你的生活过得不好。”
一个人再怎么样贫穷都要给自己买点贵东西,拍几张相片,作为开箱的仪式感。出去吃饭,即便东西一般,也要拍几张看起来好吃的相片,当作这晚餐的仪式感,借此获取浓浓的喜悦感——
“这是哪里的餐馆?”
“这东西很赞。”
“看起来很好吃。”
都特别想在别人羡慕的口吻中把愉悦感变成虚荣感,这才是所有人热衷展现仪式感的本质,你们也不妨留意大部分说生活需要仪式感的人,散播的消息都非常惹人羡慕,非常
让人有那种”如果是我多好”的念头。
然而就我个人而言,若真要配得上仪式感的往往都是简单朴素之事,比方我在家创作很需要仪式感。这里的仪式感,仅是倒杯水,即便我不喝。我还要拉窗帘,即便已是凌晨。最后还得擦擦键盘,即便很干净,但一系列坐下来后,它就能形成氛围,真正的仪式感应该有氛围性,而不是局部,不然不带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要记住重要的不是仪式,而是感。
所以那些住在广州珠江新城,每晚都能拍广州塔的人,还喝起拉菲的红酒,秀起雪白的大腿,最后矫情地配上一句生活需要仪式感,换作是我,我想……我也会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