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回到爸妈家里因疫情全家不能出远门,于是带着老爸老妈到滨县城吃非常有名的邢家锅子饼。老滨县城又名凤凰城,很有文化和诗意的名字,也是我童年出生,求学的地方,滨县城里有一个乡镇叫做城关镇。小的时候,记得城关里有一座土城墙,围绕着城关蜿蜿蜒蜒,起起伏伏,像一个缩小版的小长城,住在城关里的很多的小孩子,经常在城墙上玩耍,小孩儿们在上边儿玩打仗,挖洞洞的游戏。只是,现在再也见不到了这老城墙了。据老人们说:老城墙的土特别好,附近村里的人便挖了盖房子用了,所以到现在,这饱受岁月沧桑的土城墙就再也见不到踪影了。
山东滨州名吃邢家锅子饼就是在城关这块儿地儿,据报道,清末年间,老凤凰城里有一户姓邢的人家一直经营面食,后来转变成千层饼,在后来发展成了锅子饼,并相传到今,闻名遐迩,闻之向往。这家有名的老字号,在滨县城里就有好几家,但老店只有一家,仅靠着东方红大公路路北一家面店。面积挺大,室内摆放的圆桌和竹椅子,倒也古香古色,墙上挂着传承人和店的简介,也有一些大概是与名人的合影,照片有些旧了也见证了老店的历史。由于爸妈经常光顾,一进店儿,老板就很热情地招呼我们,我们一家好几口人坐下后,点了三鲜馅,豆腐馅,肉馅儿的锅子饼,店里的人不多,除了我们,还有两个人来吃锅子饼,到上的也很快,不一会儿三大盘子锅子饼就端了上桌,素的,荤的土豆丝,紫菜汤一并上齐,看到许久未吃的锅子饼,先咽下了口水,拿起手机拍了些照片才与家人动起筷子,吃到嘴里真是好吃,一点也不油腻,只吃了三卷便饱腹,放下筷子,仔细端详起盘子里的锅子饼,一卷卷的摆放整齐,白里透着鲜黄色,小饼切成块儿状,便于拿着吃,小饼里卷着鸡蛋和黄瓜,露出嫩嫩黄黄的颜色,分外诱人,一口咬下去很香,一不留神,汤汁也挤出来了。里面的馅料调的咸淡正好,香而不腻,吃了一口还想再吃,真是名家的手艺。小薄饼做的也是很筋道柔软,好嚼头。正餐吃完才花了100多元,既经济又实惠,味道鲜美,吃的二老也是很高兴。
吃过饭后,老弟又嚷嚷着回到小时候的厂子里去看一看,虽然厂子里再也不见当年的繁荣和热闹,多数人也早已搬家,但在这个老县城里,却处处留着我们的美好回忆。站在那里感受着老县城的变化很大,已是旧貌换新颜,但脑海中依然闪现出儿时玩伴们一起跳皮筋儿,踢沙袋,穿棉猴,无忧无虑的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的儿歌,和县城里老影院里坐满了上百号人,正放映着《妈妈再爱我一次》的电影,和同学们哭红了眼睛……如今,趁着假期回老地方走一走,我上的学校也看不到了,却还依稀看到了往日的学校跑步场,二三道杠的校服和老影院人来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