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在学习何种管理学专业科目,亦或你就是实战经验派。在这些过程中,你都会感受到两种逻辑形态不断地出现,一个叫“归纳”一个叫“推演”。他们犹如双生子般,时常携手在你眼前晃来晃去。
其实,如果你曾经学习过《PMBOK》,稍微留心就会发现,PMI知识体系的背后都隐含着这两个逻辑。
首先是“归纳法”,它指的是从许多个别事例中获得一个较具概括性的规则。实践中,你可能从收集到的既有资料,加以抽丝剥茧地分析,最后得以做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
比如说:黄色的猫吃鱼,灰色的猫吃鱼,橘猫吃鱼,埃及猫吃鱼,布偶猫吃鱼......因此,你也许会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是个猫,它就喜欢吃鱼。
当然,也有归纳错的时候。黑天鹅就是个例子。
“演绎法”则与归纳法相反,是从既有的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一种方法。由较大范围,逐步缩小到所需的特定范围。
就拿上面猫吃鱼的例子,现在我相信你家有只猫,如果猫粮吃完了,试试喂鱼给它吃也许也过得去的。
演绎推理最著名的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当我们做出“明天带伞”出门的决定时,是因为我们听到明天当地会下雨的天气预报,那么“明天当地会下雨”就是决策“明天带伞”出门的“小前提”。可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更大的前提,那就是“通常情况下,下雨天出门我们都带伞”,因此无论我们身在哪种城市,只要当地预报说明天会下雨,你的决策就会是“明天带伞”出门。
个别杠精,我们就不讨论“穿雨衣”、“不出门”、“宁愿耍帅不带伞”的行为了哈!
这就是“演绎逻辑”三段论的表达形式“大前提-小前提-决策”。
“归纳法”和“演绎法”如上图形成一定的关系。这两个逻辑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其实经常会相生存在:
1.你有可能根据曾经的经验“个案”(S1~Sn)总结出一个“规则”或是一个“假设”;这就是“归纳”的过程;
2. 然后利用这个“规则”或是“假设”去践行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具体情境;这就是“演绎”;
3.[个案,要么会不断加强之前你所总结的“规则”,证明“假设”为真,形成普适性的结论;要么就会因为特例而打破之前建立的“规则”,让你三观尽毁。
所以“黑天鹅”多可怕,你应该在近段时间深有体会吧!
作为管理者,你之所以能够成为管理者,领导他人、指导他人,就是因为你有一套与你的职位相称的经验,这些经验形成了某种“结论”,它指导着你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不至于手足无措。你的这个“结论”的适用面有多广,你的个人价值也就有多大。所以,“经验教训总结”是多么的重要。但同时,你也需要时刻警惕“黑天鹅”的出现,时刻警醒自己关注“新事物”中那个你不曾面对的“未知”。也许这个“未知”就是打破你那长久以来形成的“结论”的“黑天鹅”。
在商业分析工作中,“归纳法”是调研工作的基础思维。是做出优秀的市场“定位”的前提。关键的诀窍不在于针对市场或者客户的分类,而是你在用什么“要素”进行分类。而这个被你抽丝剥茧分析出来的“要素”,就是你致胜的法宝。例如:保洁在进入中国市场前,把“去屑”这个要素作为首选的市场定位的核心概念。这是因为通过大量分析后,相较于“柔顺”、“去油”、“防脱发”等的分类结论,“去屑”能够更快地切入中国市场。没有卓越的“归纳逻辑”做前提,后续的“排序”工作也就平淡无奇。
在学习项目管理知识的时候,你看看下面这些工具是不是都有“归纳推演逻辑”的身影?
限于篇幅,就此打住。如果继续列举下去,你会发现PMP里面的资源管理,沟通管理,干系人管理,风险管理......;PBA里面的启发知识领域、分析知识领域...;ACP就更多了......都有“归纳-推演逻辑”的身影。
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就是你运用“推演逻辑”的过程;用实践个案来印证“规则、前提、观点、结论”的时候,就是“归纳逻辑”的过程。在这两个逻辑的帮助下,也许你有机会开发出你所独有的理论体系,或是工具、方法......!
学习也是个不断“归纳-推演”的过程!
我不知道怎么给这篇文章做结尾了,就这样吧,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