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这一节内容,在整个力学中是一个难点,不过由于文凯这一部分准备十分充分,所以对难点的突破与对重点的把握都比较好。
我感觉文凯经过这接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的磨练,各个方面的能力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甚至是蜕变。我认为文凯最大的进步在于:
第一,自信心的提升,对课堂的掌控力的提升。文凯在这两节课上,我认为已经做到了完全的自信、彻底的放松、绝对的掌控,这是一个蜕变。
第二,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与学生互动非常自然,能够与学生一起high起来,在互动中不断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文凯的板书已经发生了蜕变,现在板书基本上非常的规范。
第四,能够在课堂上随时穿插实验,并且能够用实验探究来回答学生的问题,这一点做得非常好。比如,ag哥提出不同的接触面上动摩擦因素不同,文凯马上就现场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学生自己来感受不同接触面上的粗糙程度。还引入了用手指摩擦桌面这一个简单实用的实验,从而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方向与摩擦力的大小。另外,让学生自己上台来做实验,通过做实验来探究最大静摩擦力大还是滑动摩擦力大,这也是这一节课的一个亮点。
不足之处在于:
第一,在设计板书的时候,要提炼出关键词,要设计出一定的结构。比如,静摩擦力部分板书的结构就应该是:静摩擦力的定义,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方向。同样,滑动摩擦力也可以遵循这样一个结构。
第二,后面在画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那个传送带画的太业余了,需要改进。而且,这个地方还存在表述的不严谨。当你把一个物体抛上传送带的时候,事实上物体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关系是不确定的,物体的速度有可能大于、有可能等于、还有可能小于传送带的速度。
第三,在课堂上要及时关注学生的状态,对学生所提出的要求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动态地把握学生的问题与需求。比如,在讲某一个题的时候,国琼说她要来分析,但是作为老师你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而是自己把这个题一直讲下去。
第四,当你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来描述方向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你的左边就是学生的右边,你的右边是学生的左边。你描述小车的运动方向时应该要告诉学生是他们的右边还是你的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