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域到长安 | 乌鲁木齐:离海最远的城市

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麓,它的名字取自卫拉特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点就在市区附近,因此乌鲁木齐也被称为“亚心之都”。这座离海岸线最远的城市,曾是陆上丝绸之路新北道的要冲。而今天的乌鲁木齐,更是全疆的中心,以及通往中亚各国的重要枢纽。

乌鲁木齐和东部有时差,比北京时间大概晚两小时左右。晚上八点钟走在大街上,太阳还明晃晃得挂在天边。九月的乌市气温不高,但阳光依旧热烈,干燥又明亮,是西北秋天的感觉。

在乌鲁木齐的行程很匆忙,第一天待在市里,直奔自治区博物馆,看到了心心念念很久的干尸展;第二天去了天山,看到了美丽的天池和博格达峰。

天池: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

乌鲁木齐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哈萨克族依然保留了游牧的传统。而市区东边的天山天池,正是哈萨克族心目中的神山圣湖。

被朋友预警过,所以出发前期待没有太高,结果感觉反而不错。山上信号不太好,地图打不开,于是两个人在天池边胡乱转悠,晒着太阳吹着风,倒也挺好。

古榆树林下的毡房。景区第一站是山脚下的哈萨克风情村,由于建设天山保护区的需要,一百多户牧民从山上整体迁居到山下,不再过游牧生活。为了安置牧民,政府在一片古榆树林中建了民俗风情村,游客可以在此体验哈萨克族的传统生活。

弹着冬不拉欢迎客人的大爷大妈。游牧民族几乎都有好客的传统,哈萨克族也不例外。即使是陌生的旅人,也会被邀请进毡房里,款待各种吃食。


哈萨克族妇女擅长用毛线在毡布上绣出各种图案,这顶毡房里正在出售一些完工的小件,门外则展示了一面很红的绣品。
民族舞表演。表演结束后邀请观众共舞,年轻人都很害羞,反而是几位大叔大妈当仁不让,毫不拘谨地与哈萨克族小伙姑娘们对舞起来。
马头骨墙。哈萨克族也被称为是马背上的民族,马在日常生活乃至人的一生之中都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晨光下的古榆树林。这儿的榆树都非常古老,有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后,组织军民所植。
天池和博格达峰。到底哪一座雪山是博格达峰呢?不太清楚。白雪覆盖的山顶和裸露的黑山山棱,远看像一只只巨大的虎鲸。

天山云杉。天山山脉似乎是褶皱山,随处可见层状断裂的山体,解理面平整清晰。因此天山上的云杉树,都沿着土壤更为肥厚的山棱背面条状生长。

这样的断面是如何形成的呢?除去自然风化的原因,或许也和冰川活动有关。正是第四纪冰川活动,使得大量碛砾堆积形成大坝,博格达峰融化的雪水才能在此形成美丽的天池。


西王母宫。天池又被称为瑶池,传说中是西王母举办宴会之所。而古书《穆天子传》中也记载,周穆王曾驾车西行,正是在此与西王母相会。 因此这儿也建了一座西王母的祖庙。 

栈桥沿着山体修建,可以沿湖行走。远看都是嶙峋怪石和冷翠杉树,湖水也深邃沉静,透着融雪的凉意。虽是高山湖泊,天池附近的物种却比想象中要丰富得多,水中有鱼,路边有黑白花的兔子,岸上也满是被踩扁的蚂蚱尸体。

湖边的蜀葵和一只品种不明的胖蜜蜂。


自治区博物馆:封存数千年前的日常

疆博或许是国内收藏「有机古文物」种类最多的博物馆。除去古纸文书和简椟,大到干尸、丝毛衣物、绸缎,小到各种食物;从谷子到水果,从羊排到月饼,只有想不到,没有保存不了的——我们因此也得以直观地看到数千年前古人的日常生活。

疆博现在主要在展三场展览:民族服饰和风情、西域历史以及逝者越千年。分别从民族文化特色、地区历史、墓葬习俗三个角度,来和我们讲述一个别样风情的新疆。


疆博外景。


小河墓地出土的插羽毡帽,距今约3800年。这可能是我国出土的最古老的帽子了,帽侧还用羽毛做装饰,显示出当时畜牧文化的审美风尚。历经四千年风沙,毡帽仍然完好无损,好像刚刚从主人头上摘下来的一样。


距今约2800年前的面饼和面点。新疆人民喜爱吃麦制的食物,这一饮食习惯已有数千年历史。图中的面饼和面点就是最好的证据——在干燥的环境中,它们没有腐败酥散,而是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中原地区自张骞凿空西域之后,干粉磨制技术才传入。因此,新疆人民吃面点的历史,可能要比中原人士要早。


面点的花样一点也不单一,吐鲁番阿斯塔纳墓地出土的食物中,已经有菊花样式的点心了,花纹可能是模压制成。还有北方人民最爱的饺子——这一口唐代的饺子,据说是牛肉馅的。
馕·唐代。馕原是波斯食物,传入到新疆地区后发扬光大。它水分极少,在通风条件下可以保存半年多。它也是居家旅行的良品,旅途中背着两块馕,可以从乌鲁木齐吃到西安。
宝相花月饼·唐代。由于鉴定内部成分会破坏外形,因此至今无人知晓,这块做工精致的唐朝月饼,用的是什么馅。(我觉得可能是好吃的五仁。)


唐代的羊腿和羊排,阿斯塔纳墓地出土。

不只是素食,阿斯塔纳墓地还出土了不少肉。它们能够留存至今的原因,也和“楼兰古尸”们相同。吐鲁番地区地表温度很高,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于是在这种环境下,羊腿和羊排可以迅速失水干燥,并在沙土掩埋下封存至今。

草原石人,风格鲜明的大扁脸。旁边的牌子上没有写「请勿拍照」,而是写「请勿拍打」。试问在野外,遇到这么呆萌的大脸,谁不想摸一摸拍一拍?

它们主要制作于青铜和早期铁器时代,与祭祀和墓葬习俗有关。这样风格的石人在亚欧草原上很常见,被认为是草原艺术的标志之一。

草原石人的好朋友——鹿石,因碑面上大角鹿形状的纹饰而得名。


彩绘镇墓兽和伏地谛听俑。虽然古人有入土为安一说,但是黄泉之下并非安全之所,也有以人脑髓为食的魍魉。为了防止打扰墓主人的安宁,人们会在墓室中放置镇墓兽。图中的这件牛蹄豹身,面目狰狞,真是喝退邪灵,守护墓室的好帮手。前面这座伏地谛听的男俑,是在侦察附近有无怪物来袭吗?


拿着规和矩的伏羲女娲图。伏羲和女娲是汉民族的始祖神,它们的神像常可以在汉代墓葬内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中看到。其中伏羲执矩,女娲执规,也就是曲尺和圆规。天圆地方,又有无规矩不成方圆之说,故而二神所执之物代表着秩序和空间。周围有星辰相扰,天体运行代表着时间。阴阳交合,时空永恒,墓室中放置伏羲女娲帛画,也是寓意着对重生的向往。

为何阿斯塔纳墓地中会出土汉民族风格的随葬品呢?其实自魏晋以来,由于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很多世家大族纷纷搬徙到河西地区乃至关外居住,生齿日繁,后又有朝廷派遣的驻军在此守护疆土。故而汉民移居新疆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因此唐代的墓地中,常常可以看到汉式风格的墓葬形制。

尼雅遗址出土的东汉时期佉卢文木牍。佉卢文曾经流行于中亚地区,后逐渐消亡。由于它兴盛时期正逢佛教东传,因此很多古老的佛经都用佉卢文抄写。尼雅遗址可能就是精绝国的故城,这里出土了大量佉卢文木牍,为了解丝绸之路和西域各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在纸张流行之前,人们往往使用简牍来记录文书。竹子中空,竹简因此长而窄,只能记录单行文字。木头实心,因此木牍较宽,可以记录多行,并常用来书写契约或者信件。图中木牍可以合起来,再用绳子在右边木盖的凹槽上捆绑上三道,打结于中间方形槽中,加上封泥盖上印章。收件人只要查看封泥完好,就能知道木牍未曾被打开。

羊骨器。爱吃羊腿的同志肯定觉得特别熟悉——它是用羊的膝盖骨做成的一种古老玩具,玩法类似于抓沙包。各地叫法不同,有的叫羊骨拐,有的叫嘎拉哈,北方年长者小时候仍然在玩。图中的羊骨器漆成各种颜色,可能原主人是位得宠的小姑娘。


元代叙利亚文墓碑。碑上的十字架表明这位客死他乡的墓主人是基督教徒,或许是位行走于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看十字架形制应该属于是聂斯托利派,这一教派曾在中原地区传播,唐朝时称之为"景教"。
元代小灰陶罐,造型可爱,用途自明。

大巴扎:色彩斑斓的集市

巴扎是集市的意思,大巴扎,也就是大市场。大巴扎里有沿街的小吃店,也有室内的旅游纪念品和特产店。在一家进口食品店里,还看到了很多来自中亚各国的零食。买了一包奶酪球,咸得不行,后来在锁阳城遗址旁送给了一只喵。

大巴扎街头。街头这个馕比人还大,中间是一朵宝相花。沿街是特色小吃摊位,干净整洁,但还像缺少了那种嘈杂热闹的集市感。


大巴扎的傍晚。晚上八点钟,天空还是很明亮。二道桥清真寺的宣礼塔直指苍穹,旁边是柱形观景台。正如汉地寺庙附近常有庙会一样,清真寺与巴扎在空间上也浑然一体,紧密相连。

在乌鲁木齐住了两天三夜,还想再来。

下一站是吐鲁番,一座风和火构成的城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204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091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548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657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89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54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0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1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61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51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77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97评论 5 34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06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98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19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3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27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起床时乌鲁木齐还飘着小雨,因为住在新市区,距离机场不远,窗外并不是繁华的城市,目光穿过一个园区和几条马路,远处就能...
    睡不醒的蘑菇阅读 304评论 0 1
  • 进了中学,孩子进入青春期,变化很大,很多同学就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慢慢地出一些问题,家长往往自责道:“哪里有时间管他...
    薇薇_24ee阅读 336评论 0 0
  • 已经如此了,何须钻营去。有空且坐下,安然喝喝茶。听喧嚣声起,夕阳垂大地。少计较人事,喝足了休息。忙乱时回想,真他妈舒服。
    万象更新_f742阅读 17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