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麓,它的名字取自卫拉特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点就在市区附近,因此乌鲁木齐也被称为“亚心之都”。这座离海岸线最远的城市,曾是陆上丝绸之路新北道的要冲。而今天的乌鲁木齐,更是全疆的中心,以及通往中亚各国的重要枢纽。
乌鲁木齐和东部有时差,比北京时间大概晚两小时左右。晚上八点钟走在大街上,太阳还明晃晃得挂在天边。九月的乌市气温不高,但阳光依旧热烈,干燥又明亮,是西北秋天的感觉。
在乌鲁木齐的行程很匆忙,第一天待在市里,直奔自治区博物馆,看到了心心念念很久的干尸展;第二天去了天山,看到了美丽的天池和博格达峰。
天池: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
乌鲁木齐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哈萨克族依然保留了游牧的传统。而市区东边的天山天池,正是哈萨克族心目中的神山圣湖。
被朋友预警过,所以出发前期待没有太高,结果感觉反而不错。山上信号不太好,地图打不开,于是两个人在天池边胡乱转悠,晒着太阳吹着风,倒也挺好。
古榆树林下的毡房。景区第一站是山脚下的哈萨克风情村,由于建设天山保护区的需要,一百多户牧民从山上整体迁居到山下,不再过游牧生活。为了安置牧民,政府在一片古榆树林中建了民俗风情村,游客可以在此体验哈萨克族的传统生活。
天山云杉。天山山脉似乎是褶皱山,随处可见层状断裂的山体,解理面平整清晰。因此天山上的云杉树,都沿着土壤更为肥厚的山棱背面条状生长。
这样的断面是如何形成的呢?除去自然风化的原因,或许也和冰川活动有关。正是第四纪冰川活动,使得大量碛砾堆积形成大坝,博格达峰融化的雪水才能在此形成美丽的天池。
栈桥沿着山体修建,可以沿湖行走。远看都是嶙峋怪石和冷翠杉树,湖水也深邃沉静,透着融雪的凉意。虽是高山湖泊,天池附近的物种却比想象中要丰富得多,水中有鱼,路边有黑白花的兔子,岸上也满是被踩扁的蚂蚱尸体。
自治区博物馆:封存数千年前的日常
疆博或许是国内收藏「有机古文物」种类最多的博物馆。除去古纸文书和简椟,大到干尸、丝毛衣物、绸缎,小到各种食物;从谷子到水果,从羊排到月饼,只有想不到,没有保存不了的——我们因此也得以直观地看到数千年前古人的日常生活。
疆博现在主要在展三场展览:民族服饰和风情、西域历史以及逝者越千年。分别从民族文化特色、地区历史、墓葬习俗三个角度,来和我们讲述一个别样风情的新疆。
不只是素食,阿斯塔纳墓地还出土了不少肉。它们能够留存至今的原因,也和“楼兰古尸”们相同。吐鲁番地区地表温度很高,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于是在这种环境下,羊腿和羊排可以迅速失水干燥,并在沙土掩埋下封存至今。
草原石人,风格鲜明的大扁脸。旁边的牌子上没有写「请勿拍照」,而是写「请勿拍打」。试问在野外,遇到这么呆萌的大脸,谁不想摸一摸拍一拍?
它们主要制作于青铜和早期铁器时代,与祭祀和墓葬习俗有关。这样风格的石人在亚欧草原上很常见,被认为是草原艺术的标志之一。
草原石人的好朋友——鹿石,因碑面上大角鹿形状的纹饰而得名。
拿着规和矩的伏羲女娲图。伏羲和女娲是汉民族的始祖神,它们的神像常可以在汉代墓葬内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中看到。其中伏羲执矩,女娲执规,也就是曲尺和圆规。天圆地方,又有无规矩不成方圆之说,故而二神所执之物代表着秩序和空间。周围有星辰相扰,天体运行代表着时间。阴阳交合,时空永恒,墓室中放置伏羲女娲帛画,也是寓意着对重生的向往。
为何阿斯塔纳墓地中会出土汉民族风格的随葬品呢?其实自魏晋以来,由于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很多世家大族纷纷搬徙到河西地区乃至关外居住,生齿日繁,后又有朝廷派遣的驻军在此守护疆土。故而汉民移居新疆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因此唐代的墓地中,常常可以看到汉式风格的墓葬形制。
尼雅遗址出土的东汉时期佉卢文木牍。佉卢文曾经流行于中亚地区,后逐渐消亡。由于它兴盛时期正逢佛教东传,因此很多古老的佛经都用佉卢文抄写。尼雅遗址可能就是精绝国的故城,这里出土了大量佉卢文木牍,为了解丝绸之路和西域各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在纸张流行之前,人们往往使用简牍来记录文书。竹子中空,竹简因此长而窄,只能记录单行文字。木头实心,因此木牍较宽,可以记录多行,并常用来书写契约或者信件。图中木牍可以合起来,再用绳子在右边木盖的凹槽上捆绑上三道,打结于中间方形槽中,加上封泥盖上印章。收件人只要查看封泥完好,就能知道木牍未曾被打开。
羊骨器。爱吃羊腿的同志肯定觉得特别熟悉——它是用羊的膝盖骨做成的一种古老玩具,玩法类似于抓沙包。各地叫法不同,有的叫羊骨拐,有的叫嘎拉哈,北方年长者小时候仍然在玩。图中的羊骨器漆成各种颜色,可能原主人是位得宠的小姑娘。
大巴扎:色彩斑斓的集市
巴扎是集市的意思,大巴扎,也就是大市场。大巴扎里有沿街的小吃店,也有室内的旅游纪念品和特产店。在一家进口食品店里,还看到了很多来自中亚各国的零食。买了一包奶酪球,咸得不行,后来在锁阳城遗址旁送给了一只喵。
大巴扎街头。街头这个馕比人还大,中间是一朵宝相花。沿街是特色小吃摊位,干净整洁,但还像缺少了那种嘈杂热闹的集市感。
在乌鲁木齐住了两天三夜,还想再来。
下一站是吐鲁番,一座风和火构成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