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是党的固有本性在党员身上的体现,是党的理想信念、立场宗旨、道德品行、纪律作风等多方面要求在每个党员思想、行为上的具体体现。经过近一个月的党校学习,一些理论短板得到补足,一些模糊认识得到廓清,一些实践困惑得到解答,自身党性不断增强。
党校培训前,一直有几个“为什么”在脑海中盘旋。为什么在抢险救灾中,党员要冲锋在前,甚至不惜用自己的命去换群众的命,这样的“交换”值得吗?抗美援朝战争中,成建制的志愿军连队为什么执行伏击任务时,在零下40度被冻成冰人永远“睡去了”却仍保持作战姿态;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当时只不过是在几百个政党中又增加了一个,未见有扭转乾坤之势,为什么会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上述这些“个性”疑问的答案,恰恰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共性”的党性。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在实践中不断加深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每每在重要阶段均能提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政治主张、行动路线,紧紧团结依靠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笃定“因为相信而看见”的共产主义信仰,不惜抛头颅、撒热血,战胜无数困难险阻,从一个胜利走向了另一个胜利。在此过程中,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人民性、有信仰、讲纪律等品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党性的锤炼和修养,是一个渐进和不断深化的过程。我是2006年大二那年在学校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14年党龄的同志,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仍存在很多不足,集中表现为:
一是视野不宽。自2012年到市现单位工作以来,因为一直从事xx工作,所思所看所做均是具体业务,业务上虽然成了单位骨干,但也逐渐的感觉到自己“在xx言xx”,思维和行动渐渐固化,致使视野局限、思路不开,做不到跳出xx看xx、跳出政法看政法,经验主义成了“拦路虎”。孰不知,稳定问题并不是孤立产生的,如果不能深刻理解改革、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各种复杂问题,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就是一句空话,那么何谈精准识别发展中的各种风险隐患,何谈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二是方法不对。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在学习理论上,干部要舍得花精力。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也注重学习理论。比如,对于共产党理论源头的马克思主义,读过中译本的《共产党宣言》、北京大学韩毓海教授的《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伟大也要有人懂》,内蒙轩的《马克思靠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等书籍,妄想一揽子吃透理论,一劳永逸地补足缺乏理论的“营养”。可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满足书籍的通读却不求甚解,对理论的掌握浅尝辄止,对一些理论盲区绕着走,不愿花心思去悟,不愿找资料解惑,导致花了功夫但理解不透,读了书但未入心,导致应知应会的知识点掌握不全、理解不准,长期存在的模糊认识仍旧存在,导致问题仍是问题、困惑仍旧存在。
三是实践不深。马克思主义最讲人民性,共产党员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工作实践中,由于身处市直单位,自己的服务对象主要为机关领导和县区政法机关人员,并未直接接触群众,加之平时直接深入到群众中间的机会不多,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不同程度存在,所以在准确把握群众的呼声和诉求方面仍存在失真失实的情况,导致一些业务工作的认可度并不高,并未准确反映基层xx工作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