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姐们儿,属于特别努力的那种。同事在刷淘宝,她在做表格。同事在聊天,她在整档案。同事在嗨歌,她在赶报告。和她一起入公司的人,不是跳槽去了大公司,就是升职当了部门领导。而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干着小文员的活儿。
一开始很为她不值。我以为是她性格内向所致,不会拍领导马屁,才混不出个风生水起来。直到有一天,我去了她的办公室,目睹她工作状态,才觅到问题根源。
那天,我去的时候,她正忙着整理审计部还回来的两大箱资料。只见她不紧不慢的抽一本就去找对应档案盒,再抽一本再找。
数个来回,她额头冒汗,腰膝酸软,感觉很是辛苦。
我问她:“你为什么不把纸箱的资料都倒出来?在桌子上分好类,再按类别一起归档呢?”
她说:“没事儿,我这样都习惯了。倒出来如果更乱了,我反而不知从何下手。”在她的回答中,暗藏着:惯性工作、恐惧变化、拒绝思考。
我很无语。明明半个小时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她一定要用三个小时去完成。
这不是努力,而是笨!
我去同事家做客。同事的孩子刚上初中一年级,正在自己房里背《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我大约听她读了20分钟,出来找她妈妈说:“我背会了。”背的结结巴巴,勉强过关。
她妈妈给我说:“我家孩子特别努力,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成绩始终停在中等,就是上不去。”
我问孩子:“你是怎么背的?”
她说:“我拿起书读几遍,合上书就背。记不起时,翻起来看看,反复几回后,就背过了。”
我对她说:“你先不要急于开始背,要先想清楚怎样背的效率最高,而且不会遗忘。你刚才是机械式记忆,很容易忘却。学习有个基本的规律是‘理解—找规律—记忆’。”
接着我帮她进行理解和找规律。
这首词讲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情变化。
第一段是少年,第二段是壮年,第三段是老年。
少年喜欢去哪里?年少的人爱唱歌,所以少年在歌楼上。
壮年的人在哪里?壮年的人会去旅行。他到了江边,乘一叶舟,看到“江”“云”“雁”,听到了“风”声。
老年的人会怎么样呢?在僧庐下,吃斋念佛。老年会有白发,所以“鬓已星星也”。人生看透了就无太多喜怒,“无情”听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我又标出“上”“中”“下”几个有规律的字。
再让她去记忆。
她开心道:“呀,好记多了。而且肯定不会忘记。”
记得小时候我妈常常对讲“笨鸟先飞”,说如果觉得自己和别人有差距,就要先一步起跑,比别人更努力,更用功。但也不知为什么,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那个鸿沟一直存在。
直到我工作以后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领导。他时常提醒我:做任何一件事之前,一定要先想。在行动前思考的时间要占到70%,做事的时间只需要占30%。事想清楚了就会事半功倍,急于去做就会事倍功半。
稻盛和夫说:“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认真的模拟演练,没有事先清晰地看到事情完成后的状态,那么在工作中就很难取得成功。”所以,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在我们下功夫努力之前,先要做的是深入思考,是寻找最简便易行方法,当你通过思考能看到完成后的状态时,再去行动,就会轻而易举的达成目标。
那么怎样开始思考?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你询问自己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你就能更好地思考问题。
这里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的方法叫黄金思维圈法。
黄金思维圈从外到内分成三个层面,第一what层面:事情的表象,指具体要做的事;第二how层面,指如何去做这件事;第三why层面,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时候,都是从what的出发,很少有人能够从how和why角度思考问题。比如我那姐们儿,她在做整理档案这件事的时候,想的只是把资料放回档案盒。而忽略了为什么要整理档案?有没有整理档案更好的方法?孩子背课文也是一样,只是为了背而背,没有问自己为什么要背?应该怎样去背?
当我们停留在事情的表层找答案的时候,就永远不会有创新,就会让事情进入无限的重复循环过程,而当我们从里层出发去思考“为什么”的时候,就会打破这一循环,产生新的想法,让人生始终保持一种精进的状态。
所以,我们在努力之前,必须先问“为什么?”让思考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