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办公室,桌子上安静地躺着一封信,欣喜地打开,发现是小杨写给我的,汉字夹杂着拼音,写得别样工整,信尾还附送一颗小爱心,甚是可爱。合上信,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那颗长久以来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而我和小杨的故事终于告一段落。
小杨是班里一个男孩,终日默默无闻,不善言语,就是这样一个男孩,他竟然趁着我中午送学生回家吃饭的间隙,欺瞒我他的家长在校门口等他,到了学校门口,只见其兔子般拼命地跑,却不见其家长,更糟糕的是任凭我声嘶力竭地呼喊,他都毫不理会,一路狂奔,最后他竟坐了一辆车,一溜烟不见了。
想到车流不息的马路,我担心他的安危,想到社会上的坏人,我心急火燎,想到如若他丢失了,我是万死难辞其咎,百感交集的我迅速拨通小杨家长的电话,好在他安全到家了。同时我也决心一定要好好批评小杨,这样的行为太让人担心了,但就是这样的想法让我现在想来也是后悔莫及。如果我能再敏感一点,注意到他最近总爱哭的反常行为,如果我能对小杨再多一点理解,多听他几句倾诉,如果我能早点走进他的心灵,接下来的事或许就不会发生。
从他中午离开学校后,小杨再也不肯进校门,任凭他的家人对他拳打脚踢,软硬兼施,任凭我怎么表扬激励,好话说尽,他只要到学校门口就像有了心魔一般恐惧焦虑。
后来我咨询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小杨是由于“爱过盛”而引起的分离焦虑,也就是家人过于溺爱,再加之长期居家网课的随心所欲,一时难以适应纪律严明的学校生活,所以他会爆发出来。
知晓了原因我便约见小杨的家长,我们决定共同帮助小杨度过这个艰难时期,首先我对小杨的关爱比之前更外显了,其次短期内家长可以陪读,降低他的焦虑感,同时让小杨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给与成就感,而且我们还鼓励指导小杨参与学校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其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就这样慢慢的,小杨阳光自信起来了,不用家长陪同了,上课举手次数也多了,每天都是笑嘻嘻的,于是就出现了小杨给我写信的一幕。
小杨逃学的故事结束了,我也更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多一份敏感,多一份爱,教育路上就多一份阳光,多一份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