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我这人有个毛病,总觉得自己的认知极其有限,说出来话的一定会有破绽,所以接下来的言论只是来源于我眼中的世界,而我眼中的世界需要与很多人眼中的世界互补才能形成真正的大千世界。
早上起床收到好友消息,她妈哭着说如果她放弃稳定的教书工作去做外贸就和她断绝关系。基于我对好友的了解,她的特长和喜好并不在教英语,转行也是在经历过百般纠结后作出的决定。我问她,那如果你去念博士,你妈会怎么说?她说,那她会非常开心。
我想,要是我和她一样不喜欢看书,那是不是也会面临这种事业选择上的纠结?从大学一路走来,我知道她不适合形而上的思考,动手能力强,可是她还是乖乖地和我一起看书学习。我们都来自小城市,除了自身性格,家庭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眼界。倘若当时思维开阔点,不局限于学习,多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多些社会实践,也许现在的选择会更多。当然,我不是怂恿大家不去认真学习,学习是终身实践,但它不仅仅局限于书本,阅读只是很重要的一种途径,更多的是不断发现自己、发现自己和他人、社会以及世界的关系,然后学会把渺小的自己好好安放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
仿佛不少中国家长支持的是一路往上读,而不是“学习至上”,学习独立、学习思考、学习有主见。就我所见,国外的青少年很不一样。我以前的学生刚上本科,都会自己租房、打工、谈恋爱、打理生活,各方面都很独立。有个朋友,拿着奖学金在奥克兰读博一年,觉得非常压抑,放弃读博在新西兰找了份工作,她的目标是在35岁以前游历全世界。另一个朋友,读博期间非常努力用心,但毕业后从事了一份与学术毫不相干的普通工作,定居新西兰,养了两只猫,生活惬意从容。她们都表示在一定的年龄会安定下来,结婚生子,懂得在该浪的年龄浪,该定的年龄定。文化、国情、教育不一样,她们与父母彼此独立,没有那种羁绊式的付出与爱,确实比我们拥有更多任性的资本。
我对朋友妈妈的期待表示理解,但并不认同。一个人的选择最好是建立在对自己能力和喜好的正确评估上,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自身的价值。如果无法开发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那至少能满足于手上在做的事情,获得平静的快乐。对于如何满足他们的期待,可以首先勇于尝试打破期待,这种打破不是靠任性的嘴上争吵,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得耐得住性子,不断努力,用实际成果告诉他们我可以在另外的方面获得幸福和满足。如果没有决心和毅力,看不清楚自己,最好还是跟随父母的期待,停止内心骚动,调整期待,这样至少可以享受安稳的幸福。在打破期待后再尝试重建期待,良性的交流互动能够激发自身的能量,鼓励自己前进。用合适的交流方式让父母渐渐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也许不一定赞同,但彼此之间至少有了沟通。我们希望父母理解自己,同时更要学习去理解父母。也许他们会慢慢和我们共同期待我们所期待的,这种亲人朋友之间的紧密联结是幸福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