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红楼梦》的笔法细腻,写每一人有写每一人的笔法。因此,送宫花一段,把这个情境里出现的人物都描画了一遍。不仅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还为后事埋下不少伏笔。
所以,送宫花这件事就是一根穿珠子的线。它把与这根线经过的不同的珠子都穿到了一起,让读者觉得这一路走来顺理成章,又让读者因为她们每个人不同的表现而浮想联翩,期待之后发生的事情。
电视剧因为各种因素限制,描绘的毕竟有限,不如书上写的细腻真实。送宫花一开始是薛姨妈想起来的事,她的本意是因王夫人在她这里闲坐,她想让王夫人以及贾府上下知晓她并不“小气”。于是叫来香菱拿出装宫花的匣子。这一叫,就在明里交代了香菱的所在。
紧接着,王夫人推让了一下给宝钗。于是就有了从薛姨妈口中道出了宝钗素日的样子。这样的描写真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掺杂,令人对人物形象的感知更真切。就拿薛姨妈说宝丫头古怪,不喜欢装饰这些花儿朵儿来说吧!不喜欢那些花很可能是中年女子的审美。宝钗未必真的不喜欢,只是常听母亲这样说,懂事的她自然就当作自己真的不喜欢了。
至于周瑞家的送宫花,由近及远无可厚非,但她刚一出门,并不是急着去送宫花,而是与金钏和香菱闲聊。一路上也与人闲聊不断,还顺带包揽了件女儿女婿的私事。虽说这是作者想要详细交代各处情境,好写出更多人活跃形象的写法,却也从中可见她其实仗着自己的身份常有怠惰。
再来,特意引出她的女婿便是冷子兴。结合前文冷子兴与贾雨村相遇那一段,可见妇人口舌之厉害!这一出送宫花,不仅写了送宫花的人,收宫花的人,连没宫花的人都写了不少。这样的事无巨细,画面感极强,实在是妙不可言!
收花人迎春探春在一起下棋,可见她们姐妹感情亲密。收到宫花的时候她们都住棋行礼道谢,然后命丫鬟收下。可见她们谨守礼仪。惜春与尼姑智能儿一处玩耍,可见惜春有心出家。她收花后还拿自己的头发开玩笑,并未道谢,可见她天真烂漫,不拘俗礼。及至王熙凤那里,午睡时间,宫花自然是交到平儿手上的。平儿拿到四朵宫花并没有与阿凤商量,立即就命人给秦可卿送去两朵。一来可见平儿在阿凤跟前的地位,二来可见平儿的聪明伶俐,三来还暗写了阿凤与可卿关系的亲密。
最后到了黛玉那里。她正与宝玉一起解九连环玩。可见她与宝玉平日里也是经常在一起玩的。在知晓了周瑞家的来这一遭是为送宫花之后,宝玉看起来比黛玉要在意很多。而黛玉只是“就宝玉手中看一看”,可见她是先看的宝玉,再看的花。
由于这花是从薛姨妈处来的,宝玉又看得这么殷切,黛玉难免想到宝钗。再一看那么大一个匣子能装下的宫花必然不少,于是就问是单送她一人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如果别的姑娘没有,她必然想给大家分着戴的。周瑞家的自然据实回答。然而,黛玉看着那么大的宫花匣子最后却只剩两朵属于自己,难免感伤,情不自禁就冷笑着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她会如此说出来,全因心中自悲身世飘零,说给宝玉听的。她很想有家的感觉!在周瑞家的听来,却成了说话刻薄难缠。这真是《红楼梦》中的一大冤案!到了最后宝玉跟周瑞家的说的一席话,以及遣丫鬟代表他和黛玉去看望生病的宝钗的话,恰恰稍微宽慰了一点黛玉的心,所以黛玉无话。否则他们俩也必少不了闹上一闹。
各位觉得是不是这样解读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