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室友第11次向我们吐槽,她的同事们有多么地让她无法忍受。
她才进入这家公司四个月,却已经每天都在盼着辞职跳槽。因为是销售岗位,所以女性很多,再加上销售竞争本来就比较激烈,她在日常与同事的交往中感觉如履薄冰。而不同的生活习惯,也为她带来了不少麻烦。
举个例子,我的室友很喜欢喝咖啡,从上大学开始就是如此。在我们看来,都觉得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在她的同事眼中,我的室友就是一个不知道心疼钱的富二代——仅仅因为她每天都会喝一杯星巴克的咖啡。
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笑一笑也就过去了。但是当身边的人总是这么说她时,我那单纯的室友竟然真的开始反思起来,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该这么浪费钱?一方面她也感到委屈,难道自己连一杯咖啡都不能喝吗?久而久之,她开始陷入自我怀疑。
“不合群真的太累了!”她说。
是吗?
她的同事,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上,都已经是孩子的妈妈。她们需要用自己的薪水供孩子读书、上辅导班,有的人还要每个月还房贷,自然是要节俭。而我的室友,家里已经有了房子,自己又是单身,每个月的工资都是可供自由支配的钱,为什么不能喝一杯咖啡呢?
在这样的前提下,假如她变得“合群”真的会比“不合群”更轻松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中国是这样的一个人情社会,每个人在职场中都不得不谨慎行事。也许一个不经意的玩笑,就会让你处于众人的对立面。上班之前,家人就不断地提醒我,一定要注意和身边的人打好关系。就算有什么看不过眼事情也要忍耐、忍耐、再忍耐。
这些道理从小开始我就不喜欢听。我很固执,我不相信看不惯这些复杂规则的人只有我一个,我也不相信不愿意委屈求全的人只有我一个。如果我坚持自己的方式,那么也会有与我相同选择的人靠近我,我们便可以形成另一个“群体”。
2
“合群”从来就不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往往只是因为我们缺乏坚持的勇气。
我的同事姐姐C,以前是个很有少女心的人。她喜欢穿有蕾丝的白色裙子,配上白色丝袜,完全一副二次元少女的打扮。而在公司的行政部门,聚集着一群资格较老的阿姨。她们发现同事姐姐的打扮超出了她们的接受范围,便开始横加干涉。一开始是小范围的议论,接着是大面积的指责,到后来连同事姐姐身边的好朋友都招架不住。最后,她的朋友们对她说,“你以后再这么穿我们就再也不和你一起走在路上。”
同事姐姐从那以后再也不穿裙子。
今年的冬天很冷,她说自己总觉得脑袋凉飕飕的。
“你可以考虑买个帽子戴着。”我建议。
“戴帽子太奇怪了,你看我们这里哪儿有人戴帽子?”
听她这么说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心里一紧。我不禁想到,当行政部门的人议论她的时候,也许这位姐姐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当自己的朋友也站在自己的对立面的时候,她一定很难过。我们公司本来并没有对衣着提过要求,大家可以怎么舒服怎么穿。然而,一帮自以为“正统”的人,硬生生将人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的权力都剥夺。
群体像一堵高墙,限制我们的思想和眼界,只能在它之下。如果我们自身已经超过了这堵墙,合群就必须要让自己蜷缩手脚。如果说成长是不断地打破自身壁垒,向外突破。那么合群则是相反,大家抱团取暖,越缩越小。个人的需求被淡化,更无从谈思考,有的只是无聊的奉承和应付。
相比在群体中保持自我而言,合群太容易了,不用做任何的反抗,只需要一味地听从就可以得到“认同”。只是这种廉价的“认同”真的有价值吗?
我们已经是成年人,是会衡量事物价值之后再决定要不要的成年人。为何在这种时候,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将大把时间耗费在无聊的群体中是一件很傻的事情呢?
3
我们有时候都太小看人类了。
喜欢我们的人,不会因为我们不合群而离开我们。同样,不喜欢我们的人,也不会因为我们刻意的合群而对我们产生好感。
室友说,她也不想被同化。但是在工作环境中,就算再讨厌同事,表面上也要显得合群。
我明白她是担心自己被孤立,不过我认为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显然,她的同事比她更为圆滑。这样的人,更加不会表现出明显的敌意,因为她们更加在意“合群”这件事。所以与其因为她们的几句话而怀疑自己,倒不如多喝几杯咖啡、多看几场电影,感受一下工作之外的乐趣。在别人忙着聚在同事圈子里谈论老板八卦的时候,我可以花上一整天的时间看一部想看的电影,或者只是在被窝里享受一个宁静的周末。
跟随着群体盲目行动,久而久之会失去自我判断的能力,心理学上将之称为“羊群效应”,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
所谓的“规则”,哪怕是“潜规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在改变,相应的许多成人世界的规则也在变化。以前的那套传统已经过于“老派”,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点自身的坚持,那么这些“一点”慢慢聚集,就足以改变一种老旧的“规则”。
就像是电影中的主角一样,他们的伟大并不总在于拯救世界。更多的是,他们敢于站在世界的对立面,当正义缺失的时候,合群就会成为助纣为虐。
人的珍贵不就在于各自的独特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