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文化的认知失调
前几天我们被“肖战粉大战同人文作者”刷屏。
在抗疫当口,因无聊而选择在网上频繁搞事未免显得太过幼稚。
粉丝经济因网络而生,滋长于媒体背后的资本力量、营销体质。
而我国的粉丝经济却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一部分来源于我国高语境文化下的造神传统(君子、圣人等完美形象),而另一部分则来源于粉丝群体个人崇拜倾向,内质是个人文化的贫瘠,审美理念的匮乏,眼界格局的受限等素质性落后。
但存在即合理,当前的文化生态仍不足以使群体中的个人拥有思考的力量。
合理并不意味着正确,粉丝群体的一意孤行造成了多少无辜创作者的呕心沥血付诸东流。
同人文的主体匮乏
由于缺少主体的塑造,同人文则注定在冥冥欲望中沉浮。
沉浮即堕落,缺乏对生命本源与人类现象的整体思考,缺乏怀疑的力量,意义上的沉重。
母本创作中追求爱与死的宗教气质,无法摆脱的性爱舞蹈,凌乱元素凌乱语言的粗暴组合,创作目的仍是服务粉丝群体的精神自嗨,鸦片氏的情感写作又怎能不算是另一种层面的助纣为虐。
缺乏整体思考的情感故事意味着乏味,乏味是文明最大的罪恶。
主体匮乏同样表现在道德缺失,如果今天对他人姓名的滥用意味着正确,那明天是否就可以把你的脸放在毛片中的行为称之为乐趣。
围观者的孤独
作为看客,我们在波浪中人云亦云,妄想找到所谓的正义。
没有往后看向前走的觉悟,
没有一颗平静的心跳动出勇气去找寻真正的自己。
没有一颗炙热的心流淌出热血去构建真正的文明。
但是我们身在历史中,或者说,我们本身就是历史。
所以,一定要时刻记着,
不论何时,一定要清醒得活着:
不是时代选择我们,
而是我们选择时代。
——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