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地爱孩子
让孩子感受到爱,需要柔和的表情、安抚的触摸和温柔的声音。
不指责,不命令,不打骂。在情绪中,向内探索,不去与孩子争辩。
父母的关系是孩子安全的港湾。
二、把孩子当天才——信任孩子
不以成绩和外界评价做衡量。无论孩子成绩怎么样,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你都深深相信他是一位天才,并不断帮助他探索自己天才的部分。
相信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孩子的行为。当孩子获得家长和老师的信任、赞美时,就会感到被支持,从而增强自信、自尊和积极向上的动力,会努力达到你的期待。
所以,家长们要认识到:你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成长、行为和能力。
信任是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核心。相信是成就一切的起点。
三、把孩子当独立个体——尊重孩子
听话,是扼杀孩子独立思考、判断和选择的杀手。
尊重孩子意味着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不管孩子年龄是多大,给孩子独立思考、判断、选择的空间和时间,给孩子试错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地看见、理解、接纳、包容孩子的想法与行为。
研究表明:被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长大后会更自信,对世界更具有善意,也容易懂得去尊重别人,人际交往中,不容易与人产生冲突与对立。另外,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会更强。因为从小得到了父母的爱和尊重,他知道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内心有一份坚实感,在遇到困境和挫折的时候,就不容易陷入绝望。
尊重孩子,让孩子更好地做自己,成为他自己喜欢的样子,而不是你喜欢的样子。
四、把孩子当老师——从孩子身上学习,向孩子请教
在不知道拿孩子怎么办的时候、孩子让你生气,难过、不解和不舒服的时候,自己有困惑的时候,都可以请教孩子。
请教孩子时,先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不带任何预设的评判和定位,要带着好奇心;用海洋般的耐心,全身心地倾听、了解孩子。
五、做孩子的助手——不包办、不替代,学会放手
了解、抓住孩子的每一个愿望;紧紧盯着培养孩子的目标(自我负责、发现资源、保持相信、建立安全、转化情绪、放下过去、调整模式、创建幸福);把孩子的愿望和你的愿望放在一起。
六、做孩子的托底——父母永远是孩子稳稳的靠山
托底对孩子意味着:安全、力量、包容、爱和相信。意味着孩子可以放心、大胆、无所畏惧地探索世界,展现自己的才能,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风风雨雨。
托底有三个核心要素: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孩子都能确信地知道你的支持和保护;不发现情绪,不打不骂,不评判、不指责、不责怪;引导,一起面对。
七、不让孩子受伤——做错了就给孩子道歉
八、做孩子的榜样——用生命影响生命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孩子不会听你怎么说,但会看你怎么做。
做孩子的榜样就是成为爱的榜样,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爱世界。
文章来源《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作者:海蓝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