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树电影,看一部电影,聊一段历史。
此系列主要包含三种电影:1.新片影评。2.70-90年代国产老电影连环画。3.冷战电影。
将保持尽快但不定期更新。
勃列日涅夫的任性
本片属于【冷战电影】话说在1965年,美帝的飞船要上天!这边厢惹怒了一位英雄汉,他的名字叫苏联!彼时正值冷战的高峰期,苏修美帝各执东西方阵营之牛耳,酣斗不休。而苏联刚刚经历了政治大地震,1964年10月,触动了苏联利益集团的总书记赫鲁晓夫在一场政变中下野。其后,勃列日涅夫同志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老勃刚上台不久就面临棘手的问题,在关乎两个阵营的太空竞赛中,美国太空计划咄咄逼人,率先宣布于1965年3月发射载人飞船升空,并进行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而苏联一方对于太空行走还没有准备好。
勃列日涅夫坐不住了,如果在国际上的太空竞赛中失分,对于自己国内刚刚上台的地位是很不利的。要知道,之前人家赫秃在台上的那些年,咱苏联可是次次领先,从没让美国人超过去的。于是,老勃给苏联航天计划总设计师谢尔盖.科罗廖夫下达了死命令:必须赶在美国人之前实现太空行走!
本片的故事就此拉开了序幕:
科罗廖夫是苏联宇航事业之父,国家英雄。之前苏联在太空竞赛上对美国取得的一系列胜利,都是在他的领导之下取得的。之所以他有这样高的成就,和他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分不开的。他接到命令以后,摒弃了所有其他和此任务无关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太空行走。还费心找来了功勋飞行员阿里克谢.莱昂诺夫,和帕维尔.西尔贝耶夫。
但是时间给的实在太紧张,科罗廖夫心里清楚,这样升空的危险性极大,几乎等于是让两个宇航员去送死。
但是形格势禁,不得不上,再说,如果真的违拗勃列日涅夫的指示,就算不死在太空,在地上也好不到哪里去。科罗廖夫自己就是从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所以他和列昂诺夫哥俩都能想明白其中的利害,所以只能是硬顶上,如期升空!
(青年和老年时期的列昂诺夫)
结果这二位宇航员是吉星高照,列昂诺夫成功进行了太空行走!他在太空遛弯儿的画面通过电视转播给了全世界。勃列日涅夫同志亲自打来电话,和太空人聊了几句。这个动作大有深意:一面体现总书记对宇航员的关怀,另一方面是故意做给全世界,特别是美国人看。这是一种矜持的炫耀,你们懂的。
列昂诺夫在太空行走了12分钟,本来一切顺利。没想到宇航服突然膨胀,导致他身体绷直,没有办法回到太空舱。不愧是万里挑一的高手,关键时刻,他放掉宇航服里面的部分空气,让自己返回舱内。但是如此一来,本来是应该脚部先进舱,变成了头部先进舱,没法关闭舱盖。雷昂诺夫再次冒着生命危险放气,命悬一线之间,总算关闭了舱盖。
祸不单行,之后的太空舱内又发生了供氧系统事故和返回过程中的着陆点偏差。在整个过程中,军方为了保住苏联的面子,多次提出抛弃宇航员的方案。这其中科罗廖夫展现出高尚的品质和承担责任的超人勇气。是他一直力排众议,尽最大努力,不放过一线希望,也要让两位宇航员返航。
最终,靠着坚持与勇气,当然还有一些运气,太空行走终于大功告成!比美国人只早了不到两个月!虽然这其实是苏联宇航事业的余晖,不久他们就将被美国人赶超,但是这次胜利毕竟是胜利。它让勃列日涅夫同志总算渡过了执政初期的艰难时刻。他的这次鲁莽赌赛算是赢了!
(谢尔盖.科罗廖夫)
太空竞赛的逻辑有人认为太空竞赛是一种互相斗气搞宣传,劳民伤财的不理智行为。在实际表现上,这么说确有道理。但是这种说法忽视了冷战的本质。冷战本质上是一场以核子武器的战略平衡为基础,以保持相互摧毁为后盾,以低烈度和代理人战争为表象的意识形态战争。
冷战这一词的中英文完全对应,冷战在英文里就是“Cold War”,所以翻译上也没什么歧义。这里的冷,指的不是相对于热战的冷,因为冷战中也有热战,比如越战和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之所以说它冷,是相对于核子战争和世界大战而言的冷。在核武均势的情况下,世界大战和核战争打不起来,所以用冷来指代。但冷战却又实实在在是一场战争,它是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世界观的殊死搏杀。
在这样的对抗逻辑下,哪一种制度发展得好,取得的成就高,就能够对对方的基本盘造成伤害。于是,一切发展,包括经济建设和科技水平,甚至艺术与体育水平,都被诠释成制度的产物。换句话说,东西方两个阵营之间的任何对抗和竞赛,在这种语境下都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一部分。因此上,苏联固然输不起太空竞赛,美国人也照样输不起。之前加加林上太空之前,美国人也是不紧不慢的。而一旦这个“人类第一次”被加加林抢走,肯尼迪总统也马上不淡定了,立即拍板了“阿波罗登月计划”。
所以此次太空行走虽然是勃列日涅夫的莽撞拍脑袋决策,但是却符合冷战逻辑。事实证明,“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这个第一如假包换,无可替代。在苏联人成功之后不到两个月,美国人的“双子星座4号”发射升空,也进行了太空行走,但是和苏联人的第一次比起来黯然失色。就算时至今日,人们记住的“天际行者”也是阿里克谢.列昂诺夫、帕维尔.贝尔西耶夫,和他们乘坐的“黎明2号”。这就像当初人类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尤里.加加林”被世人所熟知,而第一位上天的美国宇航员则籍籍无名一样。争的就是这个第一!
太空竞赛20年:双雄之争
谢尔盖.科罗廖夫
这部电影的主角,除了两位苏联宇航员,还应该包括总指挥科罗廖夫。片中着力描写了他的高尚品质与担当。实际上,科罗廖夫也当之无愧是苏联宇航之父。他原本就是航空科学家,可惜30年代大清洗时期被投入西伯利亚劳改营。
二战胜利前夕,他被召回莫斯科,开始着手研究火箭。之后成为了苏联宇航项目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力压美国宇航局20余年。在他的领导下,苏联囊括了早期航天事业中所有的“第一”: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次载人航天、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第一位女航天员等等。本片中的第一次太空行走,是科罗廖夫的最后一个“第一”,虽然未必是他的本意。
在太空行走之后不到一年,科罗廖夫因为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不得不入院抢救。因为早年在劳改营中被殴打导致下颚变形,抢救时关键的氧气管无法插入,最终不治。科罗廖夫生前由于保密不为人所知,死时却备极哀荣。他的名字载入了 人类太空探索的史册!
美苏太空竞赛从某种角度说可以说是两个“罪犯”之间的竞争。科罗廖夫固然是劳改犯出身,而他的对手,美国主导航天探索的则是二战纳粹德国的V-2火箭之父,冯.布劳恩。他本身是德国陆军上校、纳粹党徒,他设计的V-2造成了大量平民的死亡。这样一个恶贯满盈之徒,美国人却是千方百计掳去做了航天火箭专家。当然,也别光说美国人邪恶,苏联当时也试图去抓他来服务,可惜被美国人先下手了而已。
在科罗廖夫活着并将多项冠军一一收入囊中的时候,布劳恩并不知道他这位苏联对手的存在。布劳恩由于身份尴尬,又被美国同行针对(郭德纲老师说的真有道理: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一直郁郁不得志,处处被苏联人抢先。
科罗廖夫去世之后,冯.布劳恩再无对手。在他的主持下,美国设计出了“土星5号”运载火箭,于1969年将美国宇航员送上了月球,彻底打了一场翻身仗!在这之后,苏联追赶无望,而双边关系趋于缓和,开始了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太空竞赛告一段落。这20多年间,恐怕是人类科技进步最快的一段时候,而这东西方的宇航双雄,也在不知不觉的较量中成就了对方。
(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美国馆展出的月球石块)
全人类的胜利
太空竞赛有些像高手比拼内力,全凭实力,无法假借取巧。而到了展示成果的时候,孰高孰低,更是一目了然。比如说小时候放暑假,同学去了北戴河旅游,我没去过,所以开学以后就只有听人家吹牛的份。去过就是去过,没去过就是没去过,假装不来。所以,当美国人1970年在大阪世博会上亮出了阿波罗11号从月球带回来的石块时,旁边的苏联馆也只能干瞪眼,没有就是没有。无论苏联人展出多少巨大的飞船火箭都无法掩饰这一失败。
美国人在后期反转赶超了苏联,赢得了竞赛的胜利。然而,没有早期苏联人的巨大成就与优势,单凭美国人自己,也未必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而最终,冷战成了过眼云烟,美苏为了争霸和意识形态战争所引发的太空竞赛,到最后成了全人类探索外太空的胜利!(完)
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火狐一号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