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突然发现抖音APP增加了短视频的自动连播功能,之前还在为没有自动连播功能,导致吃饭就电子榨菜时候不得不一直动手去滑动屏幕而难受!这不就来了嘛,咱们揣测一下。
——📝2023年5月
PART 1
自动连播,这个需求我早就有啦!不做有不做的借口
遥想2020年,那会儿抖音还没有自动连播功能,下述故事也发生在2020年一个不知名的周末:
我在吃乡村基外卖时,双手占满,想打开个视频app吃点电子快料,但是一般的视频app,诸如:b站/爱奇艺/腾讯视频之类的中长视频内容,内容太重、太长,消耗脑力啊。于是就打开抖音,来点短视频消遣一下,可是美味当前,不停打断去划屏实在难受!心想为什么就不能有个自动播放呢?
视奸抖音之前,必须聊一聊#信息浓度#,视商这一波的威力除了独立单元上内容的升维之外,另外有个值得思考的地方在于信息洼地生态形成。
数字化已经渗透的不成样子(以后当然会更加渗透),视频内容被分类/切词/标签,叠加的维度可能已经不止几层,视频的消费者也被数字化,年龄/地域/性别/甚至学历/婚否/购物偏好,然后双重身份导致你贡献、消费内容都是对自己数字化形象的进一步加深。
这时候神奇的现象就会产生了,洼地生态可以基于你的短线行为/长线行为(消费行为、生产行为、互动行为)给你进行系统加成,形成你不同时间/空间维度点上的信息浓度差异(分类*数量),即便信息浓度背后的总量绝对值有限,但是对于个体来说的加成效应也十分惊人(比如:某个细分类别的视频内容总数量很少,但有可能大部分都推送给了感兴趣的你)。
接着一步就是对于你想法/价值观的一点点渗透,平淡、注意、起兴、惊奇感叹,这时候考验的就是个体人的思辨能力。
tm关键是上面那个过程还是个动态的反应机制,不可否认我们享受信息时代的便利的同时就是将自己数字化的程度的不断加深的过程,两者相映。但是对于信息的获取,虽然多数人也是长久被喂食的状态,但是亦有众多坚持着自己的世界观。
可能也并无对错,谁的人生不是偶然间……
PART 2
那我们就来视奸抖音一下为什么不搞自动播放(📝2020年):
1、往上划屏带出的X视频:
没错,下一个视频是未知的,怎么来的呢?基于你之前浏览的视频标签分类、不同视频的停留时长(15s/60s/5min中的占比)、again次数、互动行为(点赞/转发/评论/收藏/保存),以此来判断下一个给你什么视频。下一part推送这个计算初步来看不是即时的,应该有个时间间隔来缓冲。同时你的好友人群关注权重高的视频,相近的时间段你大概率也会看到。
梳理一下:
1️⃣个人行为(切你的偏好,往好用)
2️⃣好友行为(切社交,往多边)
3️⃣官推行为(切羊群管理)
大体是这三类因子覆盖决定了你的下一个X视频
2、下滑回看,顺序排列
当然考虑了信息重现的需求,另外确保过去的时间线是完整的。那不然,上划X下滑X那还玩毛线,用户心里不得慌,轻易不敢手滑。
由此来看,自动播放万万不能上的,不然信息流峰值怎么来?之前聊到的#信息浓度#又怎么来?人们的关注点怎么引导?价值观怎么引导?再说就太坏了…(当然,也可能很单纯的因为当时的算法策略并不支撑自动连播功能)
反过来看,其实如此的产品设计也是对现实社会、现实状况的一种解决和妥协,不然怎么互动、怎么和其他节点完成交互。
其实,畅想一下未来硬件完美调用面容信息、声纹信息、肢体信息,然后互联网的信息载体/人类的信息编译能力都升维,高浓度的可展开信息单元。那个时候,又会有新的产品设计。
PART 3
最近打开抖音,突然支持自动连播了!做有做的理由(📝2023年)
自动连播是个手动的开关(感觉像是23年3月份左右开放)。以前分析为什么抖音没有自当连播,是基于单视频单用户的停留时长、倍数、视频长度比,同时单条视频的转、评、赞、藏都是需要在视频界面完成的,所以需要是单视频停留用户手动切换的机制来保障。以及,当年的内容推荐策略可能并不足以支撑自动连播功能。
但是单个视频循环播放也有很爽的场景,比如:在厨房,我参考着一道菜谱视频做菜,我就希望它能一直单曲循环播放,就不要自动切换下一个。
如今启动了自动连播,每个用户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开启,来应对自己的不同使用场景。双手空闲时候,当然希望自己更有驾驭感,想停就停想切就切,以我个人的习惯,这种情况如果是一个不那么有引力的视频被切到下一条,是ok的,但是一旦出现一个我想二刷多刷的视频被自动切了,让我再逆向划回来就有点不爽。
抖音下滑操作:至今为止的触发,都是在用户想找回历史记录视频重复查看时,并且需要是同一个观看周期内(比如当次打开APP浏览、并且没有退出重新打开),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可能很短、可能几分钟、十几分分钟);因为不同的浏览周期,比如重新打开app,历史记录就不在了。
对于观看历史,现在的版本已经支持进入我的页面,查看视频观看历史了,并且贴心的给你区分了【未看完】、【已看完】(对应完播率)。
双手占用或者是小闲心态的内容消费和杀时间的场景下,用户也可以自己选择打开自动连播,遇到真的感兴趣的,就去立即逆向滑动拉回来重看,以及表达转评赞,这也倒能接受,毕竟自动连播这次“交易”还是用户收益较多,付出了较少的滑动操作成本自动观看了较多的视频内容。
不管怎么说,我个人还是很喜欢这个小小的变化。虽然不大,但是可以感到产品背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