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比喻来自——生活
这段,你有点不接地气:朋友评价我。
是接地气的书看少了!呵呵:我漫不经心。
还好,过不了两天,学生借给了我,硬汉派推理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代表作:《漫长的告别》。
故事虽然围绕名叫马洛的私家侦探接手的案子展开。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就连比喻句,都写得真生活!
比如:
“‘噢,我明白了。’语气冷淡,就是放一块意式冰淇淋在他身上都不会化。”
你看到这样的表达,会不会也疑惑作者笔下的这个人,怎么无情得,比才从冰柜里拿出来的冰糕都冷?
再看这一句:
“他停顿了一下,瞪了格林一眼,这眼神足以将一个刚出炉的烤土豆冰冷起来。”
虽然我已许久没用过烤箱,忘了温度计会涨高的度数,但刚出炉的烤物,会把心急的吃货舌头烫出果子泡,是见识过的,能将刚出炉的烤土豆都冰冷,需要好多的寒意?所以,同样写冷酷,作者又翻出了新境界。
再看下一句:
“我的整根脊椎上似乎有一根细小冰冷的手指划过,仿佛一条冰冷的虫子在蠕动着。”
还是写态度冰冷入骨,又和上两句有了区别,是从见证者的身体细微感受来写,整根脊椎,从皮肤侵入已入骨髓;又像一条蠕动的虫子,虫子就已经可怖了,还蠕动着,在身体上游走——至少,我这个特别害怕虫子的,怕怕怕……
再看:
“那个女子看了他一眼,眼神足以刺穿他的身体,并在他后背透出不下四英寸,他却丝毫没有芒刺在背的感觉。”
这说的是眼神的犀利,也是从亲历者角度写,刺穿身体,表明在此眼神下,连最后的一道屏障,身体都无所遁形,还从后背透出四英寸,又会唤起读者疼痛感,不由得想起另一个作家茨威格写托尔斯泰的眼神,“像一把锃亮的钢刀”,有异曲同工之处。
……
可以举的例子还有很多,看来,作家的写作真得来自生活。
没有真的生活,侈谈什么练笔,写作?
我要好好反思,生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