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愿与朋友如水般相处
朋友袁的父亲去世,我知道的第一时间打了电话。不久一个通过我认识袁,并与袁有一些人情来往的静打来电话问我去不去袁那里吊唁。因为离袁的老家近百里,课也较难调,就说:随个情不去了。静说:关系那么好怎么不去?
我无语,关系好就一定要这样体现出来吗?
也许,在静的眼里我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可是我觉得朋友,应该是在精神上和你有交集,而且愿意继续和你把这个交集扩大的人,而不是一定让别人看出亲密的人。
遇到熟人,我往往不会“热情”地嘘寒问暖,表情也总是淡淡的,在一些人眼里,我可能是不通世故的,也是不好交往的。也许,我的朋友不多与此有一定关系吧。而我的朋友,似乎都是“淡淡”的。
朋友杜,大学时我们交往并不多,她家在省城,父亲是大学教授,那时我总觉得她身上有说不出的骄傲,对于我们这些“乡下”来的,眼睛里似乎总是有些不屑。可是二十年后,与几个同学相聚时,杜说:这屋里都是我喜欢的人。语气淡淡的,可是我觉得情谊却是真真的浓浓的。
周一走进办公室,看到学生交上的作业,拍照发了说说:新的一天从此开始。很快就有一同学给我发来消息:看到你桌子上如山的本子,心疼你。简单的话让我感到温暖丝丝缕缕地掠过心头。我与这位同学的交往也是“淡淡”的,但我从他的只言片语感受到了关注关心。
我总是感动于这像空气一样无形而又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的关怀,并且把这关怀,当成了我“氧吧”。
我是一个活得有点粗糙后知后觉的人,除了我的家人,其他的人很少能够感觉到我的贴心和细心。我是一个往往等别人为我开了门或者倒了热热的水,或者吃过饭后正需要餐巾纸有人递过来一张的时候,才想起原来这些事我也可以为别人做。
但是,我的朋友们,并没有因为我不适时问候他们,不懂得照顾他们而疏离我。在这样那样的地方,在这样那样的时候,他们,一直是我的朋友。在很久没有联系的时候,平会给我一个电话,随便聊几句,短短的,就是问问我现在过得好不好。我常会在挂断电话后,想想她,希望她能过得很好很好。
我想,朋友是这样一类人:对你的处境感同身受,你还没有说出口的意思,她就已经懂得;你还没有明言的难处,她已经在积极地替你想办法。而且,不需要你千恩万谢,不需要你刻骨铭心,只因为,你是她的朋友,你好,她便好;她好,所以也希望你好。
因为领受着朋友们如许的关心和帮助,我常常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我会想,我是不是真诚地帮助了向我求助的朋友;我会想,我是不是给了别人同样多的关注和关心;我会想,我最近是不是变得冷漠懈怠了些......我会想,我还可以变得更好一点吧,也许这样,我也会被我的朋友们当成暖到心里的朋友吧。
我知道自己没有呼朋唤友胜友如云一呼百应的魅力,我只愿与朋友如水般相处,淡而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