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解读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开篇强调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什么是驰车,就是战车,看古装剧四匹马拉着一辆战车,就叫驰车。什么是革车,就是运载辎重的车。十万士兵,要千里迢迢运送粮食。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这段也是列举了打仗所需的各种花费。胶漆,指作战用的物资器材。打个仗,每天要花费千金,这样十万之师才能出动。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打仗务求速胜,全胜。拖延日久,军队就会失去锐气,攻城力气衰竭,军队长期在外,国家开支也会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前方一直打仗打不完,后方就会出问题。别有用心的人就会趁虚而入,到时候就算再有牛逼的人,也不能帮我们善后了。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打仗宁愿笨拙也要速胜,虽然巧妙但是耗费时间长是没办法成功的。战争旷日持久,不会对国家有利。要了解用兵的益处,一定要先明白用兵的坏处。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所以会打仗的,不去多次征兵,不从国内多次运粮,必要的用度国内给与,粮食之类的从敌人那里去抢夺。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国家因战争而贫穷,是因为远途运输,而远途运输会导致百姓贫穷。靠近驻军之处物价暴涨,物价暴涨百姓就没钱了,没钱了国家就会急于征收赋税徭役。中原,指国内。接着这几句都是说长期的战争如何消耗人民和国家财力的。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从敌人那里取得补给。萁杆,就是草料。钟和石都是古代计量单位,钟是容量单位,石是重量单位。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要让士兵奋勇杀敌,就要激起他们对敌人的愤怒。要让士兵抢夺敌人,就要给士兵赏赐。抢了战车十辆以上,赏赐最先抢夺到的人。然后更换战车的旌旗,编入自己的队伍。抓来的俘虏,好好地对待他们,也把他们编入自己的队伍。这样就能战胜敌人,而且让自己也越发强大。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所以作战一定贵在速胜,不能旷日持久。
知晓用兵之道的将领,是人民命运、国家安危的掌握者。
总结
这一篇的核心就是强调了作战时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孙子还是劝诫我们不要轻易去打仗,打仗就是打钱,日费千金。实在不行要打仗了,务求速胜,切忌迁延日久,耗费国力。而且最好从敌人那里抢夺补给,减少从自己国家的用度。
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