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百鸟朝凤》影片的上映已经过去五个多月了,媒体上有关于这部影片的消息也早已销声匿迹,观众观影后的戚戚共鸣也在一波又一波国产与欧美电影中消失殆尽了。如此看来,在今天写下这篇文章的确不合时宜。可是我还是有话要说。
唢呐,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对它的认知恐怕都仅仅停留在丧礼上的响器班子。的确没错,我第一次听唢呐也就是在村子的丧礼上,五六个吹响器的人围坐在一桌,一吹就是大半天,村人就围站在响器班的周围,一听也是大半天,待到殡仪抬棺下葬,响器班也跟随随其后,一直吹到棺材入土。八九十年代的农村,电视机尚未普及,娱乐消遣方式极少,能有这么一场响器表演,对于村民来说实为珍惜。
那个时候,唢呐作为一场响器演奏的主要乐器,其高亢嘹亮的声音自然是吸引着无数的聆听着,拜师学艺的人也自然是不会少的。电影开篇,黄土高原上一条蜿蜒的土路回荡的是父亲对天鸣的打骂之声。也许,最初在天鸣的心中,他对于学唢呐的抗拒不亚于那些村民,只是拗不过父亲的逼迫,还是走进了焦师傅的家门,也走上了拜师求艺之路。“我才不当唢呐匠,剃头的,唱戏的。呜哩哇啦送葬的。”电影借村民之口,道出了“现代人”对唢呐匠的讥讽轻视。的确如此,试问现在多少父母有想过让自己的孩子学一门传统技艺?相比较唢呐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乐器,大多数父母都会选择让孩子学吉他、钢琴之类的洋乐器吧。
曾几何时,在尚未发达的中国,一场响器表演,唢呐、二胡、笙箫、大鼓轮番上阵,是多么吸引人们的眼球,真正的欣赏也好,纯粹凑热闹也罢,但总归是受到人们的欢迎。可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这种民间技艺却在时代的发展大潮中沉默了。电影中,高潮部分莫过于游家班子和洋乐队在寿宴上的那场传统与现代的博弈。洋乐队对从未走出过家门的农村百姓来说,无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村民的这种好奇心也成为了摧毁传统响器班子的一把利器。“沉住气!”焦三爷的这句话看似坚定有力,却也夹杂着无奈悲凉。而这个看似牢不可破的游家班子,也在这场败北的博弈之后迅速土崩瓦解。
我们无法否认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和认知带来的巨大改变。因此,对于唢呐匠来说放弃吹唢呐去大城市闯一闯确实是摆脱贫困的更好选择。我们也无法否认,在那个时代,对于物质生活匮乏的村民来说,物质的追求远远大于精神追求。所以,我们也永远都无法真正的去谴责游家班子中途落跑的唢呐匠们。是的,焦三爷和游家鸣的坚持与坚守确实是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可是除了感动,剩下的只能是悲哀和无奈。正如电影最后的一幕,家鸣在焦三爷坟前吹走的那首百鸟朝凤,悲婉凄凉的唢呐声怎会只是对逝者的哀悼,这乐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艺日渐落寞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