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还原一下暴力场面吧。暑假到了,外甥女住我们家,又逢周末,娃他爸准备带外甥女去科技馆玩。我提议带上娃一起去,此时奶奶非常强硬地表示科技馆里空调很冷,娃不去!(纳尼,您这是做主了吗?)。我嘴上没回,顾自收拾东西准备出门,这个空当,奶奶悄悄地抱着娃出!门!了!
此时,我马上联想到上次我要带娃去看外婆的时候,她也是用这招阻止我们带他出门,瞬间点燃怒火!于是,快步出门拦住她抱回了娃!然后就听到她尖利的指责,一腔怒火发到了无辜的外甥女身上,不准她跟我们出去!这厢我也是一腔怒火,“以为自己是女王吗?老娘今天还必须要出门了!” (此处赞娃他爸,在我和他娘都发飙的时候,他及时地分开了我俩,让外甥女陪外婆出去走走,这边也没有立马说教我,默默地听从了我的安排。在出门的时候也给他娘打了电话安抚了母上大人。)
然后,我们一家三口出门了。
出了门也不知道去哪儿。
半路上笑哈哈睡着了。
大家觉得这场战争我赢了吗?
下午我去参加了非暴力沟通小组讨论,跟大家分享了这个案例。回来用非暴力沟通的语言重新梳理了这件事情,发现自己和婆婆的沟通也是有很多不足。
背景知识: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沟通的前提是客观地观察,不要先入为主地评判对方;通过观察,体会自己和对方的感受;由感受引导得出自己和对方的需求;最后提出具体的请求。
1. 观察
婆媳每日相处,观察机会无处不在,然而,我们很容易混淆观察与评判。比如,我婆婆对娃很是尽心尽力,怕他磕着碰着,所以很多探索的机会就被抹杀了。由此我给她下了一个评判:育儿观念落后(但也没办法改变她),那我就希望我在的时候尽量保护孩子的探索欲。关于这方面彼此的争论是很多的,但是我们认为也没法让她接受我们的育儿观念,于是采取“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态度。这给她的感受并不美好,尤其对于一个习惯“女王角色”的人来说。
2. 感受
就这次事件而言,我没有认同和安抚她的感受(担心娃着凉,也是为孩子好)。我被她一句“不去!”的强硬语气而触发了抵触心理,我作为母亲的感受是不被尊重,内心OS我的孩子要你做主吗? 然后我没有沟通,自顾自地准备出门,这也是对她的不尊重。她知道我不会同意,又不想孩子被带出,就采取了直接抱出去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此处忏悔,因为我给自己的原则是家里其他事情都随婆婆做主,但孩子的事情由我和他爸做主。这个原则本身没错,但是没有很好地传达给婆婆。平时在孩子的事情上也经常不服从太后旨意,因为认为婆婆不会认同我的观点而忽略了沟通,这也给今天的争吵埋下了隐患。)
3. 需求
明确自己的需求,我要带笑哈哈出去玩,是因为我想尽可能多地带他看看外面的世界,多一点亲子时光。 而因为婆婆简单粗暴的态度,我的需求升级为:这是我的孩子,你要尊重我作为母亲的角色。而婆婆的需求是什么呢:小心为上,不要又着凉啦 ,家里玩玩也一样的。然后,你们把我的话当耳边风吗?
4. 提出请求
明确了双方的需求之后,二者能不能统一呢? 其实只要这么两句话:难得周末,孩子需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过您的担心也有道理,科技馆里确实空调有点凉,我们多带一件衣服吧~ 并且不会待很久,会早点回来哒~~
这么一分析,发现原来这场婆媳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其实都是一家人,哪有什么输赢呢?两败俱伤罢了。如果由此影响了奶奶的情绪留下了心结,那么对孩子也没有好处,毕竟白天大部分时间还是依靠奶奶来照顾孩子的。关于婆媳相处,非暴力沟通的讨论小组也给到了一些走心建议。
1. 学会用心体会自己和对方的感受。
2. 照顾好自己的内心。
3. 挖掘和满足自己的需求。不要奢望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即便需要别人的配合,也要自己主动。
4. 经营与婆婆的关系,小心机还是要有的。如:
<1>一颗感恩的心。多说甜言蜜语,确实带孩子是累人的,尤其是为了带孩子而离开老家住到城市里来的婆婆,到老了还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圈是很大的牺牲。
<2> 跟婆婆明确周末是她的假期(虽然只要我们在家,我们都是在带娃的。但是如果这么跟她明确一下,会让她感觉到被体贴,她有自己的放松时间,我们自己也有了高效亲子时光)。
<3> 投其所好(送礼物,做家务,陪逛街等等,能力范围内老佛爷喜欢什么给什么)
<4> 换位思考,不要以行为暴力对抗她的语言暴力,我们不能改变她的说话方式和某些观念,只能去体会她言行背后的感受,总也还是为了孩子好嘛~
写了这么多,忽然发现,这场战争也是值,因为可以避免以后的很多场战争。
家长里短,皆是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