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延珍 焦点网络七期 洛阳坚持分享第238天 (2018-04-12星期四)

1、SFBT对于危机事件的看法,即为一种“化危机为转机”的重新建构。看重“与问题共处”时的“自我照顾”。会让当事人产生一种自我效能感。进而增加自我控制感。

2、应的问句,可以帮助来访者应对坏的消息。让来访者找到他们忍受困难情景的能力和优势。帮助来访者用“最好的状态”应对问题。

3、来访者表达的过程也是一种疗愈。转化来访者负向情绪中的个人看重,给以重新建构。 重新建构,有时还不足以全然改变当事人,但至少会让当事人离开防卫的、水深火热的问题深渊,带来希望感。

4、当来访者的打分看起来不现实时,比如说给自己打10分时,这通常说明来访者并非是自愿前来会谈的。他们不认为自己有问题。这时,咨询师有理由接纳并倾听来访着如何认为自己已经达到10分,然后再探讨其他人。通常是转介者,会认为他们可以打几分?在此之后,咨询时可以探寻其他人会注意哪些迹象说明来访的正在前进,然后愿意“不去烦你”。

5、一般危机干预常见的几项重大原则包括。:把握立即性、现实性、时间限制性,以及当时人之安全为最大考量,以及采取立即可用的资源及行动等。危机干预的第一守则是。如何减降危机事件的严重性与危险性,以及如何帮助当事人渡过目前的危机。

6、焦点解决取向实践的一个关键原则:完全以来访者的希望和能力为中心,让他们做自己要做的事,焦点解决不去督促来访的做任何特定的行为。当来访者打0分时,咨询师要首先认可,然后再询问可能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