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生活,去沟通的权利。只要没有妨碍到别人,损害到社会,任何的方式都应该受到尊重。
2.每个社会人都有自己独立承担相应风险的能力,要尊重他人体验风险的乐趣。
3.当然遇到与我们不同的方式,我们给出建议时,应该思考一下对方是否需要你给出建议。
4.不要让责任束缚自己寻找快乐的权利。
我们通常认为,之所以会有不好的情绪,是因为遭遇了不幸的事情。但在股市大跌时,同样的大量亏损、甚至倾家荡产,有的人受不了跳楼,有的人却在难过之后,重新振作,依然笑对每天的生活。同样被领导批评,新职员可能会受不了感到委屈,而老员工却习以为常。生病了,有人情绪乐观积极治疗,有人则忧郁到死。这样的例子很多,说明情绪的产生并不直接来源于外部事件。
所以说,产生情绪的原因,是面对事情的思维方式。这取决于这取决于我们生活中所重视的各个方面,金钱,健康,荣誉,情感支撑,社会认同…再比如上班路上堵车了,想着:交通怎么回事,天天堵车,两边的房子怎么还不拆?这样想,会感到很烦躁。如果换一个角度想:堵车了没关系,正好这个时间听本书嘛。这样则会感到很平静。
情绪来源于我们面对事情的想法,也就是思维方式,因此,不良情绪则来源于错误的思维方式。错误的思维方式是导致不良情绪的原因,作者提出了常见的几种错误思维方式,我们把导致不良情绪的错误思维方式称作“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的最大特点就是含有“必须”想法。常见的分为三类:我必须、你必须、这个世界必须。
我们进一步看“必须”这个想法,很大程度上是把“欲望”和“需求”混在一起了。欲望是我“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或达成某件事情,但我并不一定需要,不是非他不可,是我的主观导向。而需求是没有某件东西我完全不能生存。比如空气、水、食物等必须品。
“必须”信念则是将合理欲望变成了不切实际的需求。
比如:我想要做好事情,这是一个想法、欲望;我必须做好所有的事情,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需求,人无完人,如果我们拥有这样的想法,一旦我们犯错误了,我们就很容易陷入郁闷、忧伤、自责的不良情绪中。就像前几天读到的取悦症,自感病得不轻,把取悦他人当做一种习惯,甚至带有自我强迫性质。对自己缺乏客观评价的能力,想通过持续取悦他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能够获得极大的心理快感。而这种快感又不是时刻都能得到,如果通过取悦他人就可以得到认可,那么取悦他人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并且上瘾。
既然知道不良情绪来源于我们的非理性信念,那么,如何消除非理性信念。消除非理性信念总共分三步:
第一步:发现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信念的特点在于含有“必须”思想,将合理的欲望当成了不切实际的需求。比如我要把工作家庭人际关系都处理得无可挑剔。
第二步:消除非理性信念。
我们都知道,要改变一种惯有的想法和习惯是非常难的。很多时候明明知道自己不方便却还答应别人的请求,难为了自己,明明知道堵车在所难免,却还是心烦气躁。
这种时候,我们有三种具体的操作方法。
1.对比性论据:“其他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开心吗?”
对人类来说,比较是一种非常有效果的方法,尤其是和你同一层次的人比较。就拿考试来说,题目很难,导致你心情很不好,但是换个角度想想,题目难并不是针对你一个人,大家都一样,所以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糟糕。这就是巧妙地利用我们的比较心理。
2.可能性论据:“即使面对不幸,我就不能为自己和他人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吗?”
可能性论据的关键在于产生价值,同样的状况,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将这件事情变得有意义、有价值,积极的想法就不多引导出不良的情绪了。之前的读书笔记中有提过,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应对的方法以及心态。
3.存在性论据
存在性论据也就是将时间放长来。放到一年、五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来看,这件事情有那么重要了么?想象一下,我现在快走到生命的终点了,堵车、被领导批评、一项困难的项目,这些还有那么重要、那么令人放不下么?
第三步,树立理性观念
当我们消除了非理性信念,树立理性观念则显得十分顺其自然了。树立理性观念的关键在于改变“必须”的思维,也就是回到现实,将合理的欲望和不切实际的需求分开。
作为女人,永远都觉得自己差个包,缺双鞋,我刚删了购物车里的两个口红套装,内心的纠结多少还是有点。读完这本书,最后发现,脑海中很感谢刚需这个词,很多犹豫的时候,把刚需拿出来衡量,立马就一目了然了,这也算往理性思维靠近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