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我想,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更是一门救人的艺术,一种悬壶济世的文化。 中医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流传至今,生生不息,日日生辉。 中医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对于中医,我有深深的敬仰和挚爱之情。学医已经两年半,热爱着医学,却不知道自己涉略到其几分皮毛,因此从来不敢轻易去尝试治病救人。寒假期间,多亏老师交代的作业,竟也让我尝到了治病救人的快感和甜头。毕竟是新手,万事开头难,诊断病情的过程中不禁感慨做一名好医生实属不易。学着中医“望闻问切”的辩证体系,时刻不忘整体辩证的理论,一点一点将所得写在纸上,根据自己的判断,参照书本理论,总算是整理出了自己的第一张方子。治疗结果还算有所成效,没有愧对于我头昏脑涨的思考。
经过这次病案,才明白“实践出真知”的真理,课本理论固然重要,若不运用到实践中,永远参不透其中的道理。临床病案灵活多变,绝不是书本固定方子对应所治病症。一个病人,可能是几个病的结合,需要辩证得知何为其主症,运用哪个主方,何方用以辅助治疗。这些,只有临床实践,才能慢慢收获。中医治疗的对象不是病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要整体思考,内外联系。不可忽视七情对病情产生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运动等后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饮食文化对健康身体的积极作用。
之前总觉得自己所学浅薄,没有达到可以治病救人的地步。现在明白,学医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即使本科毕业,你学习到了所有的课程,也并不意味着自己已经是个无所不知的医生,学医之路是一个且学且行的过程,边学习,边实践,边获益,边改正,慢慢理论联系实际才可以成长为一名可以造福他人的好医生。实践能让人以最快的速度成长,比如对这次病例的研究思考中,我习得了之前课本上未曾提到的一些知识。一、人体的病理产物——痰,可以分为甜痰和咸痰,甜痰一般是湿困于脾,脾失运化引起,可用陈皮,砂仁等芳香化湿之品。而咸痰则是因为肾水不摄,津液上泛,可用金水六君煎治疗。二、根据痰的发作时间来辩证病情。晨起多痰,痰先稠后薄,多为肺脾湿痰。夜间或子后咳痰伴气急更甚,多为肾虚不能纳气。三、治疗痰湿咳嗽,辛散收敛,相辅相成。四、辛温与辛凉相配,宣肺与肃肺同用。我曾以为感冒非风寒即风热,一度给我带来困扰,这才明白这个想法太过于片面。
清·吴塘在《温病条辨·自序》提及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这个寒假,我对这句话算是很有感触。偶然机会,看到了村上“医生”的诊病过程。不禁唏嘘不已。她诊脉手指放错位置,诊脉过程中和别人唠家常,我心中感叹,这是有多高超的技艺。她开药,自己定价,可能觉得坑百姓的钱容易吧。也听闻她卖的药,大多是假药。若都是这样的医生,中医文化如何传承?中医治病效果如何让人信服?医患矛盾怎么可能停息?我在心中暗下决心,以后绝不做这种医生,医者必须有医德,对病人负责,对生命负责,才能对良心负责。
提及中医,便离不开西医。中医与西医的优劣自近代以来便争论不休。在我看来中医文化历经千年仍在发展壮大,便足以证明其优势;西医运用现代科技,也是一门精微的科学。一名优秀的医者,不必执着于中医西医何者更胜一筹。无论中医、西医,能治病救人便是好医,不要存在偏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不读书穷理,则所见不广,认症不真;不临证看病,则阅历不到,运动不熟。”愿你晓理论,会实践,有医德,懂医术,救人于病痛之中,待人于善道之间,方能成一代良医。大医精诚,每一位医学传承者都要且学且行,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推向世界,让更多人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