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次听了六年级数学老师的一节课,课中他让学生背公式,工作总量等于工作时间乘以工作效率,以及它的变式。背过之后,他让一个女孩子起来回答,第一个公式女孩倒是很顺利的背了出来,下面这两个女孩又蒙了,睁着两只眼睛,无神的看着老师,老师提高了腔调,开始训斥女孩。望着老师和学生都无奈的表情,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这位老师是个比较敬业的老师,把知识点公式归纳让学生背,经常出专项让孩子们练习,对于数学题的解法也是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我和他交流过,他表示这样让学生直接用,快,节省时间。看到他的这种做法,我不由得想起另一个老师也是这样,对于基础知识学生掌握的还可以,但是对于那些思维灵活的题,这个老师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和老师沟通交流了几次,效果并不是太好。
其实归根到底这只能归结于老师教学方法的老套,让学生把公式一背,然后套公式,看似方便,殊不知这种一点也无助于学生的思维,不理解,只死记硬背只会让他们思维僵化,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私下交流的时候我强调了几点,不能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背太多的公式,那样只会越背越乱。应该把知识简单化,就像公式,记住一个最基本的,训练学生会变通运用即可。如做比例应用题,无非就两种正比例和反比例,一个最基本的观念就是正比例用除法,反比例用乘法。遇到问题时,先找不变量,看不变量是怎么来的(如总数一定或速度一定),就可确定是正或反比例,之后强调对应的关系,如工作总量就等于计划工作时间乘以计划工作效率,也等于实际工作时间乘以实际工作效率。式子列到黑板上,学生去对应去套这样就简单多了。至于公式让他记住一个公式即可,其他的都是这个公式的变式。如果学生还不会的话,我们可以给他去一些最简单的例子,2×3=6,三怎么来的6÷2,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思维慢慢的就会开阔。
其实越是成绩差的同学,不是他的记忆力,理解力不好,而是不愿操心,积懒成笨。越是不会越是懒得去记,这个时候更应该把知识简单化,提起他们的兴趣,学生接受就会更容易一些。
老师应该敬业,这无可厚非,但是过分敬业的老师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老顺累,学生更累。只有让老师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的方法,才能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