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由渡边博子崩溃的心理纠结开始,却以女藤井最终知道了男藤井的爱慕而结束。而,贯穿其中的男藤井,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存在呢?
高中三年郁郁寡欢的帅帅男生,欠缺了點阳光......不爱说话,为什么不爱说话?有什么家庭隐忧?我也不知道,作者也没交代,只知他沉默寡言,成绩不顶好,人际关系也糟糕,可却特别帅,深受女生喜爱,是那种到处有女生表白却从来不正眼看人的酷酷男生......瞧我写的......又帅帅的,又酷酷的,就像是个悬在空中的虚幻的角色,不像是流转人间的俗物......
或许,作者心中的男藤井形象,就和你我认知的一样吧,他来人间的任务只有两个,一是来爱一个人,二是也被一个人爱......多么简单而纯粹......尤其神奇的,是男藤井身为男主角,爱一个人,可以爱得如此绝尘,如此幽美,如此尽在不言中......被一个人爱,却又可以被爱得这么刻骨铭心,这么惊魂攝魄......這在任何世代,都可谓之“情圣”了。
可,男藤井究竟是如何经营他的人生任务的,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猜测到,男藤井的一生,也必然是孤独而落寞的。
高中三年,爱慕女藤井而从未表白,出了社会,爱上了登山,爱上了孤独,甚至是被动地承诺了与渡边博子的婚姻......這彰显出了一个孤独甚至是孤僻的个性,而我们可以推想,或许正是这种忧郁的性格,迷惑了同样有些内向的渡边博子,甚至我们可以说,渡边爱上的,是自己心中幻想出来的藤井,是紧扣自己心理需求而出现的苍白的藤井......而不尽然是真实的男藤井,因为,男藤井在故事中,从不曾真实......也不曾勇敢......
是的,我的注脚是,苍白,我看完电影之后对男藤井的印象,就是苍白,也就是导演设置了的渡边呼唤藤井时的场景,一大片大雪后的荒原......白得很广袤,白得很诗意,白得,很孤独......
男藤井显然是不快乐的,他显然是一直沉溺在对女藤井的爱慕中而无法自拔,而且是那种连情书都写不了的沉溺,是那种无法分辨女藤井与渡边终究不是同一个人的沉溺,他连灵魂应该都是苍白的,你同意吗?
事实上,书名和电影片名取名“情书”,却不让男主角写,而是两位女主角写,這分明不是情书,却说是情书,为什么?
因为,苍白如斯的梦幻男神,只应得到精神上的孺慕,而拼凑不出现实意义上的情书,就像我们对自己的梦中情人,只能魂梦系之,却无从走笔倾诉自己的孤独,倾述自己的情愫,对吧!然而,这又是一个浪漫优美的爱情故事,该取个什么名字呢?如果把情书的定义稍稍放宽一点,说情书也是爱情的故事,或者,说情书是语涉情事的书信,也不是说不通,也行,谁在意呢?
最后,渡边把女藤井所写的信件,都还给了女藤井,说这都是女藤井的回忆,她没资格掠美,具见渡边或许已经从对男藤井的痴迷中醒转......也是最后,女藤井的爷爷告诉孙女,院子中有个和她同名的白桦树,也叫“小树”,是爷爷在女藤井出生时种下的,女藤井因此而雀跃起舞......至此,在“小树”的生命中,有着三个同名的存在,失去了男藤井树,还有白桦小树,还有爷爷妈妈,仍然当她如“小树”般疼爱......
好啦,写得拉杂,纯粹是因为,不说明個清楚,显不出故事的细腻,抓不住故事的细腻,就体会不了那种有些幽微却迷离的心情......建议大家都寻来片子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