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说话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大学问,说话有分寸,才是与人交往的智慧,说话懂得点到为止,才是对人最大的尊重,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有一个公司刚研发出一款新的产品,包装刚设计出来后,负责销售的副总为了产品推向市场畅销,打电话给他一个做销售经验丰富的朋友,让他过来提些建议。
朋友如约来到了他们公司,这天正好总经理也在,寒暄后坐下喝茶聊天。销售经理把刚印好的包装盒拿过来让朋友看,这位朋友觉得既然朋友这么诚恳地把自己约过来,一定是没拿自己当外人了,于是他就根据他这么多年的经验当着总经理的面,真诚地提了很多建议。例如:logo怎么设计、联系电话要留400电话显得公司正规(上面印的是总经理的私人话)、包装盒里要印个小说明册子等。他的这些合理化建议还没说完,旁边的总经理一脸的不高兴,竞然拍案而起,以极快的语速极力反驳说人家的建议不合理,这次聊天不欢而散。
副经理很尴尬地送走了朋友,回到办公室后对总经理说:我请他来给我们提建议是为了咱们更好的发展,他在这方面经验很丰富的。总经理不肖一顾地说:我听他说话就来气,凭什么把我们的设计说的一无是处,以后少拿别人的威风来灭咱的士气。从此以后副经理再也不积极主动地为公司出谋划策了。
美国演说家戴普曾说:“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令人心悦诚服的交谈能力更能迅速获得成功与别人的钦佩了,这种能力,任何人都可以培养出来的。”
做事先做人,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肚量于己;留三分余地于人,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内涵于己;留三分余地于人,锋芒不必露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收敛于己。
有这样一个同事,一流大学毕业,才华横溢,工作能力也强。可是同事们都不喜欢他,遇到需要协调和配合时候,同部门和其它部门很少有人愿意配合他。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平时工作中,遇到和别人意见不同的时候,总是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哑口无言。上司虽然也觉得他很有能力,但发现他人缘极差,遇上需要团队做协作事情,完全做不成,对他印像和评价也就大打折扣。说话,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手,说话能力直接影响着人际交往的成败。
蔡康永在他的《说话之道》里说过:
“把无谓的胜利留给对方,懂得认输的人会说话。”所以,和人相处,不在说话上争高低,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这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修养。
论语里有这么一段: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禽向子贡问了一个问题:孔子他老人家每到一个国家,都会去了解这个国家的政事儿。那么他是自己主动去打听呢?还是别人告诉他的呢?子贡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我老师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制、谦逊来取得那些信息的。他老人家获得信息的方法,恐怕和别人是不同的吧。由此可见,正是子贡清新脱俗的回答,掩盖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寒酸和孤独。如此高智商、高情商的回答,实在令人佩服,也值得我们细细玩味。
湖南卫视对几个著名主持人做过一个访谈,其中有一个问题是问汪涵的:你跟何老师谁是湖南卫视的一哥?
汪涵看着旁边的何老师哈哈一笑:当然何炅是一哥。
她们紧接着问:那你呢?
汪涵淡定地答道:我是他大哥。
这句谦逊礼让的话,既化解了问题的刁钻,捧了同事,又不露声色地显出对自我地位的自信,令人拍案叫绝。
汪涵的说话之道,不同于八面玲珑式的滴水不漏,更多的,是情,是理,是德,是慧,是“赠人玫瑰”的同时“手留余香”。
说话不难,说好话也不难,难在言语之间,让人心服口服。少说话是教养,会说话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