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作家的看家本领是我讲个故事给你听,把自己的观点隐藏在故事中,尽管对于不同的听众可能听出不同的弦外之音,但是能不能讲一个精彩的故事,关乎到自己的名声、收入、地位。陶瓷兔子以《成熟》命名自己的第五本书,可以说在写作的道路上她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在纷繁复杂的时代里,我们如果能静下心来读陶瓷兔子的文字,你会收获另一种情感,原来我们正是因为没有学会对现实弯腰才变得如此儿狼狈、如此疲惫!
不是所有的读者或者听众都需要你从字里行间提供一二三四的方法论,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寄希望于自己身边有一个忠实的倾听者,能够与你共情,设身处地地感受着作为人的七情六欲。对于人间,你来过,他来过,我也来过,尽管我们从不同的方向来过,向着不同的终点前进,但并不妨碍你我擦肩而过的笑容,即使我们并没有说过一句话,也不理解此情此景对方的想法
心理学有个定律,自我一致性,我们总希望自己成为想要成为的样子,而且为了向他人证明自己可以实现,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证据,有关联的没有关联的,胜就胜在数量上,当他人不再有兴趣理睬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活得很孤单很无助。说真的,这个过程无非是弄明白自己是谁,是不是世间独一无二的自己。
性格通常分为内向与外向,似乎这个世界对于外向的人很宽容,以为外向才是生而为人唯一的标签,而内向则不但要承受着自己心中有想法却说不出来的痛苦,而且要在别人的冷眼相待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极不情愿地过上被他人施舍的生活。然而,真相却往往与大多数人的期待相背,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亲生父母,也无法决定自己的生活环境,甚至有些人从生至死都没有离开过脚下那片熟悉的土地,过着几点连一线的日子。是不是内向的人只能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在阴暗潮湿的角落中苟延残喘?
陶瓷兔子似乎看穿了我们的内心,她鼓励我们要“做自己的光”,不是为了别人的脸色而委曲求全,而是为了内心的愉悦而我行我素,不仅仅为了社交时能够收获友善与好感,而花时间去研究人际关系,去戴上伪善的面具,更多的时候,要告诉自己无论多努力,总是有些人对我们不太亲近,甚至还会以仇恨的态度去否定我们所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