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老妈聊天。
"我喜欢上了一间公寓."
在CBD的最角落,刚刚好不会太繁华,却也不会太寂寞的地理位置。
公寓在顶层,11楼,不算是俯览众生的高度,却也足够瞭望远方。上下两层,三室两卫,还有一个极大的阳台。那个宽敞的阳台,横跨了整个客厅又拐向半个厨房。于是它就有了郊区,城市和海面相连的景色。
我是在帮朋友看房的时候发现它的,在一个周六清晨,那间公寓景致最好的时刻。
正对客厅外的景色,近处是一片绿茵茵的城市公园,左侧远景是郊区的一排排花园小洋房,稍往右侧是市区的参天高楼,楼的玻璃幕墙会反射出整个城市,还有天空上的白云。而最美的景色在折向厨房的那一小段阳台,城市的边缘和海港口相连,有一条由高楼大厦组成的地理界限线,将人文和自然和谐的粘合。线的那边是碧蓝的、无垠的大海,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公寓室内只很简洁的装修,一层客厅很敞亮,开放式厨房和客厅之间的分割线是一张白色大理石案台。这样的设计使客人的人和正在做饭的人也可以互动,很有家的味道。楼上的两间卧室不大,不过都有着大窗,分享和楼下阳台一样的美景。
我边参观房,边和朋友比划着该如何放置家具摆件。
在脑海里的卧室只放一只床垫,其他什么也不要,床也不要,顶多加一盏落地灯放在床边靠窗的角落,和一个落地花瓶插几株翠竹。而楼下的大客厅,最角落头对头摆两张大桌子,最好白色,是和室友一起学习的区域,这周围可以摆上许多盆层次不齐的绿植。这样我们便被植物簇拥,既可以清新空气,又可以缓解视力疲劳。
客厅的正中间,可以摆上一个沙发床,红色的,朋友来借宿只需要将沙发展开就好。沙发面前摆上个玻璃茶几,放些水果干果之类,再摆上一束精心插置的花束在几案中央。至于餐桌,就不要了。那厨房前的白色大理石案台旁摆上两把高脚椅,足以当作餐桌。若是来了客人,便打开阳台上的折叠餐桌,去室外用餐。而室外的阳台上,除了储存折叠餐桌,便只放两把懒人椅,一个小圆桌。如此一来,每天都可以捧杯果汁翘着脚,看夕阳从海面徐徐落下,映出天空的蓝粉色。
我环顾公寓四周,畅想着美好生活,怎么看怎么喜欢。恨不得下一刻就能搬进来,无限量侵染这自然与城市完美结合的景色。
可是最终,我和朋友谁也没有租这间公寓。
这不仅仅是因为公寓内部于我们而言有几处不合理处。比如上二楼的旋转楼梯过于狭窄,半米宽的半径即使过人也稍显拥挤,更别提如何将家具搬上去了,再加上留学生时不时需要拖着大行李箱往返于国内外之间,这样不便搬运的楼梯太不实用。而房间的分配也有些不妥,两间大卧室没毛病,可偏偏还有一间小屋连窗户也没有,这样的房间在寸土寸金的CBD空着心疼,租出去住着的人难受。二楼的过道也过于狭窄,房于房之间贴的太近,导致隔音效果并不好。我是个夜猫子,而室友则是需要安安静静早睡的少女,这样的配置确实会引起来生活上的不便。
说来说去,租下这间公寓意味的不仅仅是重新分配生活费与房租的配比。更意味着我将要花费许多精力,去有条不紊的打理我所幻想的完美生活。那些琐碎的点点滴滴:一尘不染的地面、精简整齐的物品、和需要精心照料的植物,与广大留学生的速食生活和繁重学业都不相干。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那些快步奔走的日子,那些油盐酱醋的日子,由不得我停下来静静写诗。
于是我和朋友离开了那间太阳照得粉扑扑的公寓,过了门前的马路,回到了我家。
室友一早去市场买大虾,已经回来了,一会儿其他几个朋友都来我家聚餐,她正在处理虾线。趁着这个时间空隙,我绕过家里的餐桌,两步走到阳台门前。右手拉开门,左手扶了扶靠在门把手上的吸尘器头,进去贴着玻璃,挤开阳台上的晾衣架,走到空调的机箱前,用手里的茶壶给玻璃杯中养的两盆多肉浇水。小家伙们最近很精神,我很满意。扭过头,透过玻璃看向室内,小小的空间里,朋友凑过去正帮室友剥葱。她俩看见我站在阳台上傻笑,冲我喊道“快点过来帮忙了!” “来啦来啦~”我贴着玻璃回答。
“我和室友租的公寓什么都好,地理方便,租金便宜,安保完善。可惜没有那间公寓那么美的景色,也没有那么大的空间。”
时隔半年,我跟妈妈聊起那天看房的始末,也聊起生活中的苦辣酸甜。我多想将日子过成一首诗,可平凡生活中有太多东西比诗来的更为实在、来的更为真切。我舍不得割舍。而那诗一般的生活,得不到虽有些遗憾,却不并值得我为此执念。
我太懂得生活所给予我的幸福,在此谨以此文表达对其感激不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