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历史老师告诉我们,她每次要写论文时都会用到很多的书,她又不爱整理,所以她常常将自己的书房弄的乱糟糟。在我们的直观感受里,这种乱糟糟的书房里怎么能够做研究呢?
随后历史老师说:“我从来不觉得书房乱影响了我的工作,你说出你想要的任何一本书,我总能第一时间找到。”混乱不是我们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事实上可能恰恰相反。
如果给你一个地球的坐标,你如何才能找到世界的最高点?一个个试可能会试几十几百年,最有效的办法是:随机给你一个点,立刻找到附近几公里最高的点,站在这个最高的点上,再次寻找附近几公里最高的点。
你可能会问:如果把我扔在了一片大沙漠中怎么办?很简单,随机的再把自己扔一次。
这就叫爬山算法。
混乱激发创造力
过去在一个英语培训机构做学习顾问,它们的企业文化有一句这样讲:永远奔跑在教研的路上。英语机构发展的过程中,会有无数的障碍挡在面前。想要活下去,教研是核心竞争力,正是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让员工不停研究创造,让企业能够真正平稳走下去,拥有自己的品牌。华为公司能够花费巨资研发自己的芯片,无疑是对美国中断芯片供应造成巨大威胁的一种回应。
混乱让一个团队更加团结
如何才能让几个不同的部落能够团结起来?答案很简单,制造共同麻烦。
我们什么时候最能感受到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抗日战争,汶川地震,冠状病毒,这些我们统称为国难的事件。国难当头,我们往往个人恩怨放在一遍,一致抗战,一致救灾,一致战“疫”。上至国家,下至一个企业,一个家庭,我们不难发现,共同麻烦总会让这些团队更加团结。
混乱让办公环境拒绝整齐划一
整齐划一,干干净净的工作环境能否使一个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最大呢?下面这张研究可以解决这个困惑。
研究人员一共设计了四种不同风格的办公室。第一种便是管理学大师们所谓的精简型,里面只有一张光溜溜的办公桌,一把转椅,一支铅笔和一些纸。第二种设计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增加了零星的装饰元素。墙上挂着几幅植物特写的照片。第三种办公环境跟第二种办公环境一样,但是允许你按自己的意愿修改。第四种办公环境和第二种一样,允许你改,但是你改完了就会有人改回去。
那种人的工作效率最高呢?第三种。
办公室设计本身并不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心情,关键在于被谁布置。第三种自己布置的工作环境被称为“自主性工作环境”,这种环境里面工作的人有自由选择的能力。所以开篇提到的历史老师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布置办公环境,工作效率不会受到影响。那么哪一种工作环境最令人反感呢?是第四种,工作人员摆完后,员工当即表示:“我真想揍你!”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的开国元勋,把头像印在100美元的伟人。他一辈子追求美德,他把每一项美德列在纸上,做到了就划掉。等到他晚年的时候,他很遗憾地宣布:“有一项美德,我用了一辈子也没有实现。”这项美德叫做整齐。他尝试将生活过的整整齐齐,但是没有一天是真正整齐的。事实证明,整齐会使得富兰克林没有创意,使得他无法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出来。
我们总是期待我们的工作,生活能够顺顺利利,我们总期望我们生活的麻烦越少越好。
但是这是一个熵增的社会,社会只会向我们抛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个无可避免。拥抱混乱,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