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到大的好朋友,她叫颖。从小到大,我是唯一知道她所有故事的人。
颖是个很要强的女孩子,她脑袋虽然没有特别的聪明,但是她确实是个勤奋踏实而又愿意在学习上下苦功夫的人。无论你聪明与不聪明,勤奋都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运气。
颖的运气按理说应该也不算差,以她名列前茅的学习成绩,在我们的那个时候考个重点大学还是应该没有问题的。因为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每年都有一、两个考上清华北大读书的。那时,我们小县城里的中学校在当地也是很有名的。
可是,有的时候事情并不是总是如你想像的一样去发展。颖有一个奶奶,她的奶奶就只有她爸爸一个儿子,所以颖一出生就是在奶奶的眼皮底下长大的。虽然颖还有一个弟弟,但是她的奶奶却是更疼爱她这个孙女,奶奶把她看着她一寸一寸地长大,像爱护自己的眼珠子一样地疼爱她。
她高考的那一年,那个时候的高考还是每年的七月七日开始。就在高考前的一个礼拜,颖的奶奶去县里有名的姑子庙去上香,乞求观音菩萨保佑颖的高考能够得偿所愿,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醉酒的司机开的大车撞倒,当时被撞的还有六、七个人,颖的奶奶伤的最严重,被救护车送到医院以后,还没来得及抢救,就去世了。她姥姥去世的时候手里还攒着那个在庙里为颖求来的用红色丝线系着的三角形大钮扣一样大小的红布做成的小吊坠,那里装的是保佑颖高考顺利的平安符。
颖的奶奶出事的时候,颖还在课堂上参加高考前最后的一次模拟考试。当颖的老师把颖从课堂上叫走以后,同学们从老师那凝重而又严肃的表情里,都不知道颖究竟遇到了什么事儿。当颖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以后,她的心里充满了追悔与撕心裂肺的疼痛,她一下子就病倒了,高烧一下子标到了三十九度。
就是后来颖退烧了,一连三天的高考她也都一直在昏昏沉沉当中。后来高考发榜了颖只考取了一个农垦的中专学校,专业是财务管理。这和颖心中的理想可是相差太远了,青春时光里的颖可是一直都梦想着出国留学,在中学的地理课上她就莫名地喜欢上了英国伦敦这个城市,况且那里还有世界上那么著名的大学。
奶奶去世的事件、失利的高考击碎了颖所有的梦想。颖没有办法去考虑复读的事 ,况且颖还有一个即将要结婚的哥哥等着钱用,还有一个弟弟也刚刚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颖也只能去念她考取的那个一点儿也不理想的中专学校。
也许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一个转弯的地方,可是你并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转弯和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转弯。总之,颖的人生在她的高考之处转弯了。
颖从中专学校毕业以后,去了离我们县里有一江之隔的农场里当会计。颖的许多梦想从此便被束之高阁,有时我们年轻时候的理想很高远,但是现实却让我们觉得那简直就是完全没有可能的空想。
颖在青春的尾巴快消逝的时候,嫁给了一个当兵回来分配在银行上班的小伙子。小伙子长得一表人才,却和他的母亲一样的迷信,结婚的时候他反对颖穿红色皮鞋,说穿红色的鞋是在火上走不吉利。所以婚礼那天的颖只穿了一双杏色的高跟鞋。颖当时觉得这些说法都是些无稽之谈,况且颖也没有多么喜欢绚烂的颜色,便也没有多加理会,以为不过是一双鞋而已。
颖的女儿出生以后,颖便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女儿的身上。颖的丈夫早出晚归在县里上班,每天上班都要坐着轮渡过江。后来说为了完成储蓄任务要下乡去做动员,再加上单位里有职工宿舍和食堂就索性也不常来回跑了。况且每年到了快开、封江的时候,总有一个多月不能回到江对岸的家里,颖对这样的日子也渐渐地习以为常了。
颖的女儿聪慧好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小学毕业都没有让颖这个当妈妈的操过什么心,是一个安静学习上劲的好孩子。可是她却因为一场人为的变故改变了也许是一生的人生的轨迹。
大约是在二千零八年的时候,颖的婆婆要给自己的父母迁坟合葬,也找好阴阳先生看好了日子。本来说好孩子是不领着上山的,颖的大姑姐腿不好,正好可以不上山,颖就让她帮忙看好两个孩子。可是颖的大姑姐的儿子从省城回来说是没有从近处看过山是什么样子,那个孩子是个淘气的小男孩,开学就要上初二了。他领着颖的女儿偷偷地跟上了山,颖发现以后就叮嘱大姑姐看好两个孩子,让她们在车里呆着别到处乱跑。就在颖的大姑姐接电话的时候,两个孩子混在阴阳先生的车里跟着上了山。等所有事情都完事了以后回到家里,颖的女儿就在晚上吓得不敢睡觉,看着家里墙壁上挂的风筝也害怕,颖知道孩子可能是被吓到了。颖埋怨老公没有看好女儿,也说他的姐姐没有正事儿不好好管好儿子,任他领着妹妹乱跑。颖的婆婆又找了算命的先生给颖的女儿写了两道符,贴在颖家里的门梁上。颖不相信这些,就领着女儿去看中医,开了几付中药吃。事情过去了几天了,孩子表面上看着也好多了。
可是就在开学的时候,颖的女儿正赶上那年小升初上初一,就忽然地上不了学了。她就是无缘无故地上不了学了。这一下子,可把颖急坏了。要知道颖的女儿之前是学习很优秀的一个孩子,总是班级里考第一、第二的学生。
女儿上不了学这件事儿,让颖一下子就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颖和她老公甚至领着女儿去看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则说是女儿的心理缺少关爱,还说是夫妻关系影响了女儿心理的健康。颖的老公不接受这样的说法,还嫌心理咨询的费用承受不起,去了几次就不去了。颖的老公和颖的婆婆又去找能够给小孩看外科的先生,颖的心里本来不相信这些东西,可是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也抱着万一好使呢?颖的单位里的许多同事也给她出过这样的主意……再什么也不相信的母亲,在为了孩子这件事儿上,在自己毫无办法的情况下,也会干一些看似荒唐的事情。
为了不给孩子许多的压力,颖把女儿从县城里最好的中学转学到了一个一般的中学。颖这时的心愿就是希望女儿能够安静地呆在学校里,她想就是再不学习也比上不了学的强,虽然颖对女儿的期望比天还高,遇到现在这样的状况也只是有多少劲儿都使不上了。颖还记得她按先生的指引去纸花店给女儿扎替身的日子,正是五一二汶川地震的时间,也是那天下午的两点多。其实,在颖的心里早就地震了。
颖的老公理解不了发生在女儿身上的这些事情,他仿佛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影响,依旧是按步就班地上着他自己的班,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有了些眉目,还当上了一个部门的小管理。对于女儿他觉得是颖一开始的教育理念有问题,他总是觉得女孩没有必要要求那么高。
颖的心里很苦闷,她也领着女儿去大医院找过精神科的医生,医生说她的女儿是抑郁症,开了不少的药,吃了也没见到什么疗效。颖没有办法,还是在阴历四月十八太阳没有出来之前,按着先生的说法给女儿烧替身,按先生说的必须得是孩子的舅舅去庙上给孩子烧替身才好使。由于颖的弟弟在国外不能及时赶回来,颖就找了自己姨姥家的孙子——颖管他叫哥哥的亲戚去了。颖本来在上学的时候是什么都不相信的,虽然那个时候也听到老一辈人讲过的这些无论如何都不能使她相信的玄妙之事,现在为了孩子她也成为了做这些玄而又玄之事的人之一。能做的和不能做的,她都做了很多,女儿也并没有如期地好起来。颖有时候也在想,哪怕那样的玄妙之事应验一把也好,只要女儿能够好起来。
后来,颖只好又和女儿学校的老师沟通,只要女儿能够去上学就对她不做硬性的要求,一些考试什么的她不想参加就先不参加,只要她能去听课就好。尽管这样,女儿去学校上课还是不能够做到天天都去,这让颖心里的纠结无法解决。
后来,颖的老公听说他同事的一个亲戚的孩子,也是被惊吓到得了一种怪毛病,就是一到黑天就怕得不得了。那个同事说他亲戚的这个孩子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牧师,牧师带着他去教堂做礼拜,后来没有多长的时间便好了。
女儿不能去上学的那一年的圣诞节,颖的老公带着颖和女儿去了教堂。颖听着教堂里此起彼伏的圣歌,看着窗外飘洒的雪花,颖的心里也无限的飘浮。颖觉得一个人心里没有了根基,才会像窗外的雪花一样四处乱飘。颖忽然就醒悟到也许无论是信什么,最终相信的应该还是自己;最终能够帮到自己的力量,也还是应该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