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常占四时春(2)

一年常占四时春(2)

焦小桥



新的考古发现,月季花是华夏先民北方系--相当于传说中的黄帝部族的图腾植物。月季早在汉代的时候就有栽培,唐宋以后更是栽种不绝,历来文人也留下了不少赞美月季的诗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有“晚开春去后,独秀院中央”的诗句。

宋代诗人苏东坡诗云“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常占四时春” 。 北宋韩琦对它更是赞誉有加:“牡丹殊绝委春风,露菊萧疏怨晚丛。何以此花容艳足,四时长放浅深红。”



先秦时候已经有玫瑰的文字记载,玫瑰花开似火,红色的玫瑰也被叫做火齐珠,唐代关于玫瑰的诗词更是尤为多见,像: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只不过很多描述都是蔷薇或者是玫瑰,并没有将其区分的清晰,所以也有可能古人会把月季或者蔷薇、玫瑰认为是一种植物。

唐朝是种植蔷薇的一个鼎盛时期,很多文人墨客都写过很多很多关于蔷薇的诗词,以及蔷薇的绘画作品,从唐朝的绘画作品之中,可以发现,此时的蔷薇已经从单瓣开始慢慢的转变成为了重瓣,不论从花朵,还是植株的造型,都已经趋于现代月季的雏形,只不过花色单调,远没有后来培育的月季品种多元化。



宋代是月季和蔷薇区分开来的分水岭,这个时候月季已经单独列出,和蔷薇、玫瑰正式分道扬镳,杨万里的诗句“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牒通。”很清晰地表明两者的不同。

一种四季开花的花卉品种月季,逐渐的成为了大众的最爱,也被称之为不惧季节变化,四时花开不断,也有了月季的专门著作,宋代的月季专著《月季新谱》,记载了当时的月季品种多达四十一种,都是四季花开的优良品种。



明代的群芳谱,更是将月季得以区分,将蔷薇科的:蔷薇、玫瑰、刺蘼、木香和月季区分成为了五类,直到清代的月季花谱出现,更是将月季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月季的品类也是愈来愈多。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蔷薇、玫瑰和月季都属于蔷薇科植物,起源于东亚地区。蔷薇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花,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最早出现在中国。而玫瑰则是在公元前5世纪时被希腊人发现的,它们将其视为爱神阿佛洛狄忒之花。至于月季,则是在公元12世纪由波斯人引进到欧洲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