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中招碎碎念

在国外飘荡了一圈,没想到第一次中新冠是在上海。

也是自己大意了。从来没想过真的能完全避免。但在疫情爆发的美国,从新冠开始苟了快两年都没中,今年十月份还饶了半个地球飞了一圈,内心有那么点点自大起来,有那么几个瞬间,会真以为自己是天选之子。然后这次的新冠病毒,就来专治各种不服了。

在疫情放开的周末,去参加几百人的年会,中间还有茶歇吃点心这样脱下口罩地大型传播现场,也算是头铁。初衷其实是想体验下2020年因为疫情我错过的那次年会,于是乎完美地赶上了2022年国内风卷残云式的开放。

第二天,还出门看房子跑了几个地方,12月中下旬的天气正当寒,我的超级长的羽绒服和UGG也没带在身边。当时想着十二月份回趟家拿过来,完全没想到就这么突然放开,打乱许多节奏。

不过生活的节奏,很多就是被打乱的,预料到或预料不到的,也才是生活吧。

当天晚上回家,吹了一天冷风的我抱上了热水袋,但还是没有将生病放到心上。于是,在当晚,朋友向我推送世界杯决赛的链接+我白天无意中看到梅西最后一场决赛的海报+朋友提醒起四年前大家一起看世界杯决赛的那次,我和三个好友在村里我们常聚会的朋友家,或摊在可半躺式沙发或缩在摇椅甚至直接坐在地毯上的场景……种种细小的巧合,我这个伪球迷也点开了链接,凑起了热闹。

不得不说,真的是非常精彩,几度转折,从一度以为没有悬念到悬念满满的加时赛、点球大战,还是很高兴参与了这场决赛直播的全球狂欢。

当然代价就是,熬夜到两点多才睡,第二天八点多爬起来上班。这么折腾了一个周末的我,终于在周一下午隐约有了要感冒的感觉。那时并不很确认新冠,和许多感冒前兆差不多,鼻子根微微有点发酸。立即吃了维生素喝了vc泡腾片,怀着一丝希望第二天起来熬过去。

第二天起来,不出意外,感冒还在前进的路上,稳健的推进。早上喝了咖啡,清除一点点睡眠不足抑或是新冠的精神不振,还好好办公了一会儿。然而还是很困倦,并逐渐有点点发烧的感觉,因此熬到中午告了假,想着不管如何都该补补觉了。

下午果然就发烧,并且几次测量体温,眼看着它在两三个小时从36.9度到37.3度,到37.7度,到38.3度。尝试着睡觉,也并不太睡得着,迷迷糊糊的,后来爬起来看了会视频,浑身都因为发烧而不太舒服。想着一般说38.5-39度可以吃退烧药了,我这怎么还没到38.5,也没到熬不下的地步。

终于,到四点多,因为体温过高,身体的肌肉器官和头等齐发抗议之时,体温终于冲上了38.8度。当即拿出我等待已久的,过期了几个月的对乙酰胺酚基片,如蒙大赦地吃了下去。

以我多年主动被动使用/食用过期食品药品物品的经验,大概率还是有效的。毕竟对乙不行,我还有同样过期了几个月但才几周前才亲测至少止疼有效的布洛芬,再不行…就只能亲戚朋友来相助了。

对乙果然有效,出了汗之后,几乎要以为自己恢复了,甚至在略略犹豫之后选择打开浴霸洗澡洗头。六个小时一过,药效退了,又到晚上,体温也能感到渐渐上来。想着试试看不吃药能否睡着,所以即使体感不太舒服,睡前测38度左右,坚持强行睡了下去。

迷迷糊糊睡不踏实,反复醒,能感到身上很热,还以为自己睡了很久,一看时间凌晨三点多,知道是该吃药了。同时测了下体温,38.9度,吃了药出了汗终于沉沉睡去,并睡到第二天十二点。如果不是有一点daily work没来得及交给同事,我还未必会十二点半努力爬起来。有点神奇的是,睡这么久,也没有就睡之后头很晕的感觉。并且,起来不发烧了~算是喜讯。

周三晚上,有症状的第三天,发烧的第二天,又体温起来的一点。毕竟人体本来下午晚上就更容易发烧。十一点多睡下,也是不太睡得着,直到一点多才昏昏睡去。但所幸只是低烧,体感就能感觉出来,睡醒之后,周四也并未再发烧。

直到今天,周日,还是喉咙有点疼+偶尔咳嗽+身子有点虚弱+轻微头晕(这个不太分得清是睡太久还是病毒),大概就是虚。总体在好转,除了发烧,其他几项开始也没有特别厉害。

唯一,我事后才想起来,腋下体温会低个0.5度,因此其实我第一天早就烧到39度了,甚至中间一度39.5度,该早些吃药的。不过想想我之前重感冒,发烧都到39+,也是常态。只希望脑子没被烧坏,或至少,少坏一点是一点。

其他来说,我的症状总体还是比较轻的。虽然第三天做日常拉升活动和简单的放松/热身活动都虚的不行,今天第五到六天,做完有点喘但没那么抖了。相比我朋友发烧烧了三四天,或者嗓子很疼吞刀片来说,还要感谢病毒放我一马。

究其原因,可能是毒株不同+每个人体质不同+疫苗不一样大概也有效果区别。但只有一个的样本,完全没有代表性。

不过碎碎念一下,还是没有躲过去。并以此为戒,以后少熬夜,多注意保暖,尽量只中这一次。

2020年,那场席卷全人类的疫病,在2022年,终于在半冻结在中国两年之后,向人们反扑。以异常凶猛迅速之势,声势浩大,试图弥散进每一个角落。

越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集中爆发得越快。似乎就是在这一周,认识的朋友们同事们成片中招。说是人口密度太大,但未落到自己身上之时,总也体会不深刻,落到了,又突然觉得如此夸张迅猛。人口密度相差竟然这么大,竟会有这样大的区别?总觉得它已侵入了城市运转这部大机器的每一个部件,公共卫生体系的每一丝缝隙 。

在别处,在他国,都没感觉到这样迅速夸张。不过再想想那些前后看不见来车的深夜高速、不见路人的国家公园甚至只此一两人的州立公园,我是曾经在村里,但那也确实是一个不一样的国度。

不过终究都会好的。至少从社会整体这个庞然大物来说,它会恢复的,慢慢地,带着人们的希望和信心,一点点复苏,加速,繁荣……直到下一个周期的到来。

转阴之后两周,也尽量避免剧烈运动,要记在心里。虽然已经有点耐不住想活动活动身子骨了,中招之后入睡不容易,但睡得也比之前多。按照我许多朋友的经验,都是健康正常的年轻人,问题不大,但有基础疾病和隐疾(虽然这个都隐了自己可能也不知道)的,还是要多注意,多给一些时间恢复。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躲过的躲过,中了的早日恢复,恢复了的早日回归常态,身体健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前天晚上,小王同学睡觉时感觉身上很热,我们都没太注意,凌晨3点多起来上厕所后怎么都睡不着,我翻了个身碰了他一下,...
    好好学习的莹阅读 243评论 0 0
  • 三个月前,在武汉宣布封城的时候,疫情最高峰的时候,所有人对疫情处于高度关注,对于一些发烧,咳嗽,嗓子症状极度敏感的...
    Jiazzi阅读 231评论 0 0
  • 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 ———北野武评日本“3·11”地震 写在前面...
    颜夕小倩阅读 4,417评论 40 105
  • 2021年,不同寻常!特别是暑期,大家都在讨论托管、假期缩短的事情。而我,也顾不上思考这些问题。此时,已来...
    生活_遇见美好阅读 1,718评论 7 110
  • 每个周末,都特别期待它地到来,又无比担心因为忙碌而完不成自己的事。 这周的忙碌,从周五晚上就开始,以致没写日更文,...
    语意55阅读 10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