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摘的苹果最好吃
记得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曾经从图书馆里搬了高高一摞书回来,踌躇满志地计划在规定时间里把书全部看完。天真地以为,看完这些书我就能思如泉涌、犹如神助般地迅速完成论文了。
于是我信心满满地拿起一本书,开始逐字逐句地阅读,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很快到了计划时间,你问书都看完了吗?嗨,别提了!看第二本的时候,第一本的内容已经记不清了,复习完第一本后,第二本的内容也快忘光了。反复两次心烦气躁,后面的书看得更慢了!
这个时候,我多想拥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呀。
那么,速读速记的能力到底是需要天赋,还是可以后天习得呢?我们不能否认天才的存在,但是要明确,速读速记是可以通过练习培养出的一项技能。
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一下快速阅读的方法。
大家的传统阅读方式,就像我一样,是以线性阅读为主。可是从我的事例中可以发现,线性阅读有很多缺点。
再说一个例子。我曾经在看莎士比亚喜剧集时,按顺序先从出场人物介绍开始阅读。但是阅读到正文时,仍然分不清令人眼花缭乱的出场人物。经常看了几面又翻到前面的人物表查找一下。反复这样的过程,严重阻碍了我的阅读速度,降低了阅读效率,影响了阅读感受,丧失了阅读的兴趣,最后导致我在整个暑假期间都没能把这本书看完。
那如何从“慢读者”成为“快读者”呢?作家印南敦史在其作品《快速阅读术》中,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法。
那就是,流水式阅读法。这种方法倡导,读书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要让书籍如水一般的从心中流过,不用在意是否把书里的内容全部理解或者记住,而是要把书中100%的内容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总结提炼出1%的精华。
一本书提炼出一个精华点,看很多本书就有很多个精华点,这些点可以组成一个知识面,这个知识面也将成为我们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中的一块基石。
如果把一本书比作一棵苹果树的话,满树的枝叶和果实便是书中的信息和知识点。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攀爬,选择一颗最喜欢的苹果,再经过或削皮或榨汁的处理后食用。这样吃到的苹果是不是比直接买来的更好吃,更有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