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然后焦躁不安的等待高考成绩。好不容易焦虑不安的等到了高考成绩,又到了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
这是你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十字路口,无论家长还是你自己,难免会有些慌乱。
这里给出七点建议以供参考:
1 优先选学校,其次再看专业。
学校和专业孰轻孰重?
我的观点是学校。因为学校是你将来走向社会的第一张名片。
这就好比你坐火车时的车票,重点大学是软卧,一本是硬卧,本科是硬座,剩下的就是站票了,你持什么票就上什么车。
更要清楚这一点:好大学的差专业,也胜过差大学的好专业。大学是学生。时代最后一岗,跟优秀的人在一起,环境对自己的成长会起积极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
名校哪怕是再冷门的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很高。这也是为什么,工作后人们会问:“你哪个学校毕业的啊?北大的啊,好厉害!”
你看,问的是学校吧。
2 差不多的学校,选发达城市。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发达城市接触新鲜事物会快很多。杭州共享自行车泛滥了,兰州才开始。
大学四年,不只是在学校里学东西,整个社会也会教你很多东西。习惯大城市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更何况,毕业后发达城市工作机会也更多。
举个例子,你在北上广接触到的社会信息和你在甘肃新疆青海接触到的就完全不同。
3 尽量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这并不是废话,有人为了就业,选热门专业。
但要清楚一点:热门是相对的,现在热门,以后就不一定热门了。
例如以前电子系很热门,但现在就不是这样了。以前中文系很冷门,但现在自媒体这么火,也开始热门了。
四年很宝贵的,很多人就这么混过去了。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至少大学几年不无聊。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兴趣,可以想想自己佩服什么样的人,身边的、当代的或历史人物都可以,想想自己看过什么电影,喜欢看什么书,慢慢会发现自己的兴趣。
兴趣,真的很重要!
4 尽量选方便就业的专业。
这是现实的考虑。
如果你家境很一般,或者从农村出来,尽量选方便就业的专业。农村出来的学生,比城里的学生天生缺一些东西。我从农村出来,深有体会。
他们比城市的学生要肩负更多的责任,他们是家庭的希望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希望。除了自己,他们没有任何依靠。
对他们来说,学会生存,远比诗和远方重要。
5 尽量选可以陪你一辈子的专业。
时代发展快,某些知识会被时间淘汰,很多专业是吃青春饭的。
例如:计算机软件。这个专业除了极少一部分人能长期坚持外,绝大部分人做十多年就转行了。甚至这个期间,不跟紧时代学习,很容易被淘汰。但学文学、哲学、历史等就不一样,可能可以陪你一辈子。
陪一辈子有些夸张,但有些专业你做得越久越吃香,有些专业做得越久,越没竞争力。
我的意思是:尽量选择那些实力积累跟时间成正比的专业。
6 选择离家远的学校。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离家近一点,我坚决反对。
子女考大学,离父母远一点会更好,至少出省吧。现在交通工具那么发达,子女回家和父母探望子女都不是问题。而且,孩子只有离开父母,才会真正长大。
子女即将步入社会,父母该放手了,大学四年是很好的过度时期。离家远对子女的独立有绝对的好处。
7 自己做决定。
亲戚朋友给完建议后,都会说,你要自己做决定。
这句话对高中毕业生来说,多少有点残忍。他们从小到大,父母都安排好了。小时候学乐器,参加培训班,上重点小学、参加补习班、上重点中学等,一切都帮子女安排好了,最后到了要填报志愿时,却说:你要自己做决定!
但,这件事情你确实要自己做决定!
满十八岁,就是一个成年人。填写高考志愿是你成年的第一个考验。你要认真审视自己,权衡多个因素,参考多方意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人生从来就没有完美,填报志愿也是。
建议说完了,你问还有没有别的建议?当然有了,把以上七点再看一遍!
总体来说,选大学考虑三点:实力、城市、离家距离;选专业考虑三点:兴趣、就业、陪伴一生。
当然,也不要太紧张,填错专业对人生的影响没那么大。据统计,超过84%的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跟他当初选的专业关系不大。而且,上过大学的人,找个工作不是难事。
所以,还好。
去经历你的人生吧,这是我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