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古建考察日志 07

        山西是什么?

        在大同的几日,说来算是考察途中最为舒适的几日了吧。天气不错,晴空万里,食宿不错,也尝到了家乡口味,所访几处寺院也不错,是我对大同的印象大为改观。之前一直以为在山西这个环境污染严重的省份,只有我大长治才能算是宜居城市,而这几日走下来,竟也渴望着能在晋北常住一段时间。所以,大同可以算是未来之山西的一个模板么?

        今天上午首先出发往雁门关,车行不知多久,进入一片山区。与之前在清东陵所见连绵不绝的障山不同,此处山势重重叠叠。两侧为高山,中间为山谷,谷中似有干涸的河床。谷中靠山一侧修路,路依山曲折,一路转过十数个弯才至盘山路的起点。途中想起华容道中那一段,曹操引兵至一山口,环视而大笑道,若是我便在此设一路伏兵,话毕三声炮响,斜刺杀出伏兵。在往雁门关的路上便处处都是这样的地势,在拐过一个弯之前,根本无法预料山后是何景象,然而当山后景象依此露出,又完全不出所料——是又一重重的山峦。想象一下数百年前一路兵马也正沿着这样的路途行军,便也生出一些朔北的豪气。连杨阳师兄也忍不住吟出“山河破碎”这样的句子。

        至于雁门关上的见闻,姑且不谈吧,无非爬城墙与拍照片而已。这一日的精华,全在路上,我所熟识的山西,也全在路上。

        午饭在繁峙县,饭后去往一处临时更换的寺庙,唤作公主寺。寺很小,在县属一座小村落中。从县城出来,开始了一段奇幻旅程。县城外一段主要出入道路在维修,不能通达,司机师傅循着车印找了约一个小时,中间几次被迫原路返回,才从铁道桥下一处桥洞折到正途上,接下来便都是熟悉的感受。车子一路颠簸,人在车上前俯后仰,极远处是环抱的山脉,而那山与我们所行的道路之间是一望无际的玉米地。虽是正午,不过阳光并不强烈,地里的玉米也不见萎靡的状态。天空是蒙蒙的灰色,太阳透过很薄的几片云露出一些光线。道路两旁的田地,时而低于路基,时而高出成一个平台。耳机里放着“一百个太阳,一百个月亮”这样的歌词,与这样的环境倒也般配。

        村子也亲切。最初只能见一道土坡上几排坡顶的土坯房,而后看到村口一棵大树,树下聚集着许多人,似是一个简易的集市,可见布匹与蔬菜,还有一位村民牵着犟脾气的骡子。村民们坐在树根上或是旁边低矮的土墙,用好奇的目光和亲切的笑容迎接我们。村口另一边是一方不大的水塘,与老家的相似,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表妹掉进水塘这类事情。

        回去的时候太阳已经开始西沉,虽躲在云层后却也从云朵的缝隙中射出光芒来,在我看来倒像是释迦牟尼背后的佛光。不一会儿太阳露出头来,接着又暗成了橙红色。路边依然是来时所见的玉米地,依然满是昂扬挺直的腰杆。每行几百米,绿色的田地中偶尔会露出并列或分布的几块石碑,有些没有了头脑,更有些已然拦腰断去。路边的电线杆快速倒退,电线在车窗中起起伏伏,有时会有两条或四条并排出现,他们时而平行时而相交,忽远忽近。看着这样的景象,差点我落下泪来。

        这才是我所熟识的山西,这儿的人们生活在许许多多的不如意中,却善良而坚强,他们有他们的信仰,对土地的信仰,对上苍的信仰,他们将自己埋葬于自己劳作的土地中,带着土里土气的微笑。

                                                                                                                                     七月十九日

                                                                                                                                 于    五台山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连几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未得空闲记录每日之见闻。十二日往清东陵,是目前为止最晒一天。也许阳光、温度与...
    有组织不合作阅读 435评论 0 2
  • 一成不变的日子 好像一张亲手织就的网 把自己罩在里面; 好像一座亲手搭起的笼子 把自己困在里面; 外面的世界很大 ...
    玛莉随心记阅读 179评论 2 1
  • 在遇见爱情时,我们不懂得爱,在我们懂得时,那份爱早已如烟散去,就像当初那部大话西游,只把他当作一场闹剧,当我们明白...
    我姓胡_阅读 844评论 0 0
  • 18日晚,武汉江滩夜。我和周周坐在江滩的台阶上聊天,吹风,不远处一个衣着褴褛的黑瘦中年男人在乞讨。 每经过一对青年...
    徐智泉阅读 2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