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周五,共读本书的第1页至第21页。
1
蒋勋先生说,诗很像一粒珍珠,它是要经过琢磨的。我们的口腔、舌头、牙齿、嘴唇在互动,像蚌壳一样慢慢、慢慢磨,磨出一粒很圆的珍珠。有一天,语言和文字能够成为一首华美的诗,是因为经过了这长期的琢磨。
他常常用“花季”来形容唐代。我们知道,一朵花从落地生根到花团锦簇,自然会有一个慢慢积累的阶段。而唐诗也是一样,要准备文字,准备声音,准备诗的韵律与结构,这个漫长的准备期,可能长达几百年之久,才会水到渠成。
整个中国文学史上,诗的高峰绝对在唐代。早期的诗歌,如诗经、乐府诗,是从民间收罗过来的乡间诗歌,大多是在民间传唱的。
到了唐代,诗歌进入整个全民日常生活,是文人们交流、表达情意的一种方式,也是权贵们让自己生活变得有情趣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科考的主要项目之一。
唐代是诗的盛世。人们谋求仕途、抒情言志、社交应酬、日常娱乐,都离不开诗歌。在唐代,诗人的地位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便是:尽享荣耀。
诗歌地位的确立,与帝王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有很大的关系。李唐王朝存在的二百八十余年间,总共有二十三位皇帝,其中有诗歌作品留存到今天的就有十二位。
此外,一般正统史学家将其排斥在李唐皇帝行列之外的武则天,也留下了一些诗歌作品。
皇帝之外,皇后、贵妃、太子、王、公主,也有好多位是写过诗的。《全唐诗》中,就收有文德皇后、徐贤妃、上官昭容、杨贵妃、江妃、宜芬公主等人的作品。
皇帝当中,太宗李世民和玄宗李隆基的作品最多,在《全唐诗》中分别占了一卷的篇幅。
当然,从艺术的角度讲,帝王家写诗的多,出色的诗人却没有一个。不过,帝王作诗,好坏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重视诗歌这种文体,他们打心眼里愿意做一位诗人帝王。
皇帝都热情洋溢地从事诗歌创作,整个社会自然会蔚成风气;与此同时,皇帝的参与,也必然提高了诗人们的社会地位。
换言之,这么多皇帝以九五之尊,兴致盎然地客串了一把诗人,至少说明,这诗人的头衔在当时的确是发散出光芒的,是令人羡慕的桂冠。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2
皇帝重视诗才,把诗才当作衡量人才的一种重要标准。除了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皇帝们也经常会有即兴发挥,给一些诗人以额外的晋升机会。
德宗时,知制诰缺人,中书省两次上奏人选名单,德宗都不批准。第三次请求御批,这才批道:“给韩翃。”
当时有两个韩翃,一个是诗人,一个是江淮刺史,宰相不知道皇帝指的哪一位,皇帝就又批道:“‘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不久,韩翃就以驾部郎中升为知制诰。
帝王对诗人的重用与提拔,激发了全民重视诗歌、学习作诗的风气。功名好比是龙门,引诱着读书人纷纷跑去纵身上跃。为了跃过龙门,人们必须练习跳跃的本领。
唐代以诗赋取进士,自然就会推动人们去刻苦修炼作诗的功夫。
原本就有文学才华的,业精于勤,诗兴大发,咳珠吐玉;原本无才的,日积月累,至少也能照葫芦画瓢,诌几句韵语。整个社会读诗、写诗蔚成风气,于是便成就了一个泱泱诗歌大国。
皇帝之外,王侯也有不少是很喜欢结交、赏拔诗人的。
比如开元时期,岐王李范就很爱跟文人儒士交往,刘廷奇、阎朝隐、张谔等就经常出入他的府邸,饮酒赋诗,日相娱乐。众所周知,杜甫也曾是“岐王宅”的常客。
有人会问,诗人既然在唐代这么受推重,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优秀诗人,他们的仕途都不是很顺利呢?其实古往今来,才华与命运的关系从来都是很复杂的,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规律;有个人原因,也有客观情况。不成正比。
3
在一个诗歌无用的时代,诗人们是很难获得像样的社会名声的。比如,在现代人眼里,诗人就与落魄的乞丐、疯子没什么区别。
而在全民皆诗的唐代,即使是落魄的诗人,也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唐末有个宜春人,名叫王毂,有一定的诗名。他曾经写过一首《玉树曲》:“璧月夜,琼树春,莲舌泠泠词调新。当时狎客尽丰禄,直谏犯颜无一人。歌未阕,晋王剑上粘腥血。君臣犹在醉乡中,面上已无陈日月。”一时间广为传播。
王毂没有中进士的时候,一天在街上走路,忽然看见有同学被一群无赖围住殴打。这王毂有心上前救友,奈何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
急中生智,只见他冲着无赖们大喊一声:“不得无理!认识我吗?我就是写出‘君臣犹在醉乡中,面上已无陈日月’的人!”要搁今天,无赖们非先来一阵哄笑,然后继以一顿拳脚不可。
可是,唐代的事情不是这样的。那帮无赖一听这话,不但当时就停手不再殴打他同学,并且惭愧地向王毂谢罪,然后,灰溜溜地离开了。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诗人李涉有一次过九江去看望他的弟弟,行至浣口西边,忽然遭遇大风。他看见江上有一艘大帆船,船上数十人全都手执兵器。两船相近时,那艘船上有个人上前问他是谁,李涉手下人就回答道:“是李博士的船。”
那船上的强盗头子就说:“如果是李博士,我们就不拿他钱财了。因为久闻诗名,只希望得到一篇诗作,钱财金帛不稀罕。”李涉当即写了一首绝句赠给强盗头子。强盗头子也礼尚往来,请李涉吃喝了一通,临走时还赠送他不少东西。
这两个故事虽然不免有些传奇色彩,但是,都可以说明这样的情况:
唐代就连市井无赖、江洋大盗都熟悉一些诗句,知道诗人的名字,并且都愿意敬重诗人。
4
唐代的诗人很奇怪,他们可以同时表达孤独和自负,通常我们会觉得这两种情绪是矛盾的,对不对?一个人如此骄傲,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他更精彩;但同时他又感觉到好大的哀伤,因为自负之后觉得好孤独。
我们身上常常有这两种情绪——自负又孤独。
有时你很想把这个感觉说出来,可是说不清楚。然而,在唐代刚开始的时候,有个人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自负感和孤独感全部出来了。
蒋勋先生在书中写道,生为帝王的李世民身上有一种很奇怪的孤独感,他开疆辟土,建立了伟大的功业,被尊奉为“天可汗”。
可是他一生最喜欢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向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那种最放松、最无所追求的生命情调,这是很荒谬的组合。
李白也是如此。李白骄傲到极点,可是同时又有好大的自怜与孤单。“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说的是和自己影子相对的孤单感觉。
唐朝很多诗人都有这种特征,就是巨大的自负与巨大的孤独,这当然也是时代的特征。当时的诗人自负到不是在人间喝酒的感觉,他们不断地往大山的高峰上走,把自己放在最孤独的巅峰上。
那个时候诗人感到荒凉与孤单,因为这是他们和宇宙之间的对话。宗白华的《美学散步》里面有一篇文章,谈到了唐初的宇宙意识,闻一多也谈过唐诗的宇宙意识,分析了初唐的诗人有一种把自己放在宇宙里面去讨论的格局。
唐代诗人总是在和月亮、太阳、山川对话,整个生命意识都被放大到巨大的空间之中,就会感觉到骄傲、悲壮,就会有宇宙意识。同时又感觉到如此辽阔的生命并不多,所以就出现了巨大的苍凉感。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就是把自己置放在时间的洪流当中,他讲的不仅是人,更是自己视觉、知觉上的辽阔。只有在辽阔当中,才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状态与平常不同。
蒋先生说,唐诗在他的生命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能不断让他从人群当中离开。他说,“唐诗当中有一个精神是出走和流浪,是以个人去面对自己的孤独感”。
从“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无声,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繁华,最后“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的回归。世间皆是幻象,一醉不醒,每个生命都是在最大的孤独里面实现了自我完成。
而我也总是跟朋友开玩笑说,我读《唐诗三百首》,就像在读一本哲学书。
思考与讨论:
学习了今日共读,你收获了哪些?你想做出哪些改变?
来源:有书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