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安生君
首发:安生君
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
近千万考生将迎来命运的分水岭
相比于2020年1071万考生,今年考生数量有望突破1200万大关
按照全国本科录取率估算,2020年高考,将有近600万考生无缘本科,200多万考生连专科都上不了。
有人说,高考是寒门子弟命中唯一的锦鲤,跳过了龙门就逆天改命
对大多数人来说,高考和生活一样,失落与委屈,才是常态。
关于高考,今天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01
2020年,有3000万网友参与了一个网络投票——“人生十大遗憾之事”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未能珍惜年少时光考入好大学,以致此生碌碌无为
在我国,读书和高考总是密不可分,不管小升初,初升高,目的都是通过高考进入一所好大学,高考作为一个相对公平的筛选器,完成了很多人社会阶级跨越。
“未能珍惜年少时光考入好大学,以致此生碌碌无为”也是多少从那个阶段过来人的心声。
高考是人生第一张入场券
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学历没啥用,大学生出来不也是“打工人”
送外卖、开滴滴甚至在工地开塔吊月收入起码上万,10年寒窗换来的却可能是月薪几千的收入,学历就是一张纸,不值钱。
这些结论看似好像很有道理,实际上却是以小概率事件的结果去验证结论。
在管理学上有个著名理论叫幸存者偏差
人们经常只能看到经过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中,将更多的分母遗漏掉了,以个别的案例来论证普遍问题,结论自然就错了。
学历真的不值钱吗?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截止2019年,全国人口学历结构情况:
1、全国高中学历6.01亿人,占42.92%;
2、全国专科学历1.89亿人,占13.5%;
3、全国本科学历5572万人,占3.98%;
4、全国硕士研究生学历878万人,占0.6%;
5、全国博士研究生学历80万人,占0.057%。
而本科毕业生里面,能够考上211的人数只有5.2%,能够考上985的人数只有1.9%,全国一本总的录取率也只有13%左右。这意味着100个学生里,也就不超过15个能够考上一本。
读书与高考挂钩,高考直接影响了以后工作和生活
现在各大城市抢人大战如火如荼
分析各地的政策,会发现大多数城市都设置了较高的学历门槛,基本都要求学历在大专以上,只有郑州等少数几个城市,将学历要求降低到了中专。
在郑州,本科毕业生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购房补贴每人2万元
在武汉,实行学历落户,高校毕业生租特定房可打八折
在长沙,对落户长沙本科毕业生两年内每年发放6000元租房和生活补贴
且不论这些补贴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善生活,更深层次的是与学历相关的政策红利。在上海,通过人才引进渠道的毕业生可在6个月内办理落户,而普通积分制则需要至少缴纳5年以上的社保。
能否落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享受诸如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和城市公共服务,决定了能不能真正在城市扎根。
读书可以让你有更多选择权
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如果你想继续深造,你可以选择读研或者出国留学,好的高校所提供的深造平台及实践机会是普通院校不能比拟的
如果你想工作,你可以进企业、考公务员或者自主创业
读书,让你的人生拥有了更多可能,而这些却是别人的不可能
特别是当今社会环境下,快钱,热钱,网红经济正不断让年轻人越来越浮躁,但是当青春老去,未来如何?
不要沉迷于短暂而虚无的谎言,不要迷信近乎不劳而获的成功。努力努力再努力,丰富自己的学识,不断提升,才不至于在青春的潮水退去之后,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02
通过高考,让人生有了无限可能,但一次考试并决定不了你的一生
毕竟,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最近热搜的香港综艺《寻人记》里,校草伟约瑟的中学时看会考成绩的画面被1985年的新闻节目所记录。这段采访,在36年后再次被翻出来。
36年间,经历过人生起起落落,会考落榜,没有考上好学校早早就出来工作,之后出国又回流,现在留在香港做点小生意。
一次考试决定不了一生,没有什么事情是必然的。
伟约瑟说,一路走来有得也有失,最大的体会,就是人生永远有take two,错,就改,再重来。
任何事情都有take two,高考不是唯一的选择,现在这个时代最好的地方就是给了我们很多可能,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实现理想,很多人也正通过日益发达的互联网平台把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
但是请时刻谨记,在阶层逐步固化的今天,在原生家庭无法改变的前提下,高考是大多数人突破其原有社会层级的唯一途径。
越是处于社会上层的阶级,便有越多的途径来把财富和资源传递给下一代。高考考不好可以出国,不读书也能提供资金创业,毕业院校一般也能安排很好的工作,但这些选择也仅仅属于不到20%的既得利益阶级。
对于普通人而言,通过高考来试错的成本对大多数人来说太高
人生可以试错,但是时间不可以,请不要把take two作为自我逃避的借口,知其然的结果,应该是让你更无畏的向前,而不是有理由的退缩。
最后借鲁迅的一段话结束本期话题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鲁迅《华盖集》
END
安生君:有一些观点,说一点看法,谈一些事件,希望能给你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