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和室友吃饭,她说到自己总是对当众演讲心存恐惧,不知道该怎么克服。聊着聊着说道了自己第一次当众演讲以及曾经遇到的尴尬时刻。
我印象里的第一次当众演讲应该还是小学的时候参建的校园演讲比赛。还记得当时讲的是「邱少云烈火焚身纹丝不动」的英雄故事,台下背诵了很多遍,结果中间还是卡了壳。一同来加油的同班同学都很着急,坐在前排的还在小声的提醒着我。当时倒也没有觉得尴尬,只是觉得有点失落,毕竟练习了很久,连陪我一起联系的同学都能背下来演讲稿了。
初一的时候倒是有一次觉得很尴尬,那是一次班级即兴演讲活动。主题大概是讲每一个人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大家互相拥抱互相帮助才能共同飞翔(是的初中的时候很多演讲、作文的主题都是爱与互助哈哈)。记得刚在纸上写出自己的大概观点,就轮到我上台了。左手紧张攥着纸的我站在讲台上,断断续续的讲完自己的看法,下台前看到站在讲台左边的班主任在看着我的左手善意的笑,只觉得当时自己紧张的情绪暴露出来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
高中的时候做过周一升旗时红旗下的讲话,和高三时 18 岁成人礼的学生代表讲话,心态就顺畅了很多,无论是文字的内容还是自己的演讲能力,终于有了一点点提升。
大学时因为学新闻专业的原因,更加认真的练习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大一时除了辩论赛和演讲比赛,还参加过校园主持人大赛,有一个很好玩的小插曲,现在想来也是又尴尬又有点抖机灵……
记得是某一天下午的时候刚得知自己从 80 强进到了 30 强,第二天下午 2 点就要开始 30 进 10 的比赛。主持类的比赛倒还好,其中一项才艺展示倒是难住了我——唱歌跑调,跳舞四肢不太协调,小时候唯一上过的兴趣班是奥数……
上完下午的课,晚上 9 点左右找来一个在学校乐队的同学,临时让他教我谈一首吉他。这大概是我当时唯一能想到的稍微好上手一点的乐器了吧。我说挑一个最简单易学的,同学说那就《爱的罗曼史》吧……因为不识谱,便让同学把左右手要弹的位置按 1-6 弦的位置来标注在纸上,赶在 10 点半寝室关门前大概学了一遍,回到寝室后怕打扰到室友,搬了个小凳子和台灯跑到了楼梯口的空处去练习,一直到后半夜手指都疼得不得了。结果上完第二天上午的课程,到了中午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简单复习完就忐忑的带着连音都不会调的吉他去了比赛的活动室。
前天的专业能力比赛还算顺利,到了才艺展示,嗯,果不其然……刚弹了第一段我就忘了,只得很抱歉的询问能不能重新开始下。得到评委老师的允许后,格外紧张的我完完全全忘记了该怎么谈……脑袋一片空白的我想了想,站起来说,「就像大家看到的,吉他并不是我的才艺,但从昨天下午到现在一整天的时间,我都在快速的学习吉他,在主持人这个行当中,我觉得自己的才艺相对于吉他,更是快速的学习能力和面对问题及时寻找解决方案的紧急应对能力」。现在想想也真是胡扯啊,但当时竟然真的是认真的打动了评委老师……
标题里的「监介」是前段时间看到的一则新闻——新闻很多人都把「尴尬」(gan ga )读作 「监介」(jian jie),所以台湾立法承认了「jian jie」算作「尴尬」的正确读音 。这……就很监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