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书立方在我们学校搞活动。新书七五折,我去看,却没有买。刘同、文豪、张嘉佳等畅销书远远领先经典书籍。偶尔瞥见杨绛、路遥等便是欣慰。而鲁迅、张爱玲等更是罕见。
不是我有多清高,多骄傲,不喜欢畅销书。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东西会改变。大一的时候,我也看着《谁的青春不迷茫》。两年前,我也在看文豪。只是,现如今,更愿意看经历过时代的考验与积淀的经典书籍。如果你反驳我,我只能说人各有志。
在经典和畅销书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
作为一个写作者,尤其是小白,经典书籍永远是我的第一首选。然而畅销书也会读,毕竟要与时俱进。而我的做法是,看过kindle电子书之后,喜欢的经典书籍,入手精装版,经常读、精读。只要是买来的书,我绝不束之高阁。至于畅销书,了解即可。
记得中学的时候,酷爱饶雪漫。一个班众多的女生都迷着饶雪漫。当然,也有部分喜欢明晓溪、郭敬明和韩寒。而我,几乎不错过饶雪漫的任何一本书。那时候,学校旁边有个旧书店,一张借书卡充钱可以借书,一小时5角钱。一有时间,我就去里面看,有没有饶雪漫的新书,但凡有,哪怕是杂志都借来看。
有一天,班主任搜查,收走了我们所有关于饶雪漫之类的等青春文学书籍。也是那时开始,她开始向我们推荐书。第一本便是《简爱》。至今都影响着我,因为它教会了独立的人格,平等的思想。
现如今依旧记得她向我们推荐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时候说:“多好的书,你们偏偏不看。既能满足女生的言情,又能满足男生的江湖。要啥有啥。”那时候看完,像是走马观花一般。现在想想有些情节,确实如此。
所以,今年打算系统地看书。经典名著永远放在第一位。
大学生为什么不爱看书?
这是一个月前,参加一个讲座的时候,主讲人提出的问题。接着,他给了答案。他说:“寒窗苦读10年,每天都沉浸在刷题,考试中。好不容易到了大学,便放松了。没心思看书,开始感受各种新鲜的事物。”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个伤痛。小时候,我看书的时候,母亲说多学习,少看闲书。到了大学,依旧有人问我看这有用吗?那时候,与母亲力理据争,争过之后赶紧保证学习不会退步。生怕她收了我的书,停了我的零花钱。现如今,只是淡淡一笑。因为在学霸眼中,看一本书的时间,远远不如考一个证书有用。于我而言,并不冲突。
其实何止大学生,这是一个全民追求效率、利益的时代。很少有人潜心看书。而我选择看书不仅因为我热爱写作,更想充实自己。
初中的时候看完《平凡的世界》。我到现在都记得一个情节。田晓霞和孙少平聊天。田晓霞不希望孙少平成为一个油头满面、张口闭口都只知道挣钱的汉子。而回到双水村的少平没有放弃读书的习惯,在村子里找能看的书。他自己也怕,有一天,会变成那样,所以走出双水村。白天,和所有的打工人一样,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夜晚,躲在破旧的房屋里,看书,丰富自己。
有时候,不仅别人会问,连我自己也在问我:“毕业了,我还会看书吗?”我知道,四月过去,五月过去,到了六月底,我再也不会坐在自习室、食堂或者阳台的一角,拿着一本书,醉心于其中。但是,不论那时候在哪,我还会在工作之余,选择读书。因为我怕有一天我会丢了灵魂。我怕我在精致的妆容之下,会是一颗空洞的内心。那样的我,自己都会讨厌。为了让精神更丰富,我会一直保持着看书习惯。
读书到底能带来什么
格局的开阔
经常重复一样工作,呆在一个地方。如果说旅行,你有太多的牵绊与顾虑,那么开拓思维,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读书是最好的方式。就像陆小曼,喜欢山水,想去旅游。但身体不行,所以她用手中的笔,画下一幅幅山水画,慰藉自己。我想,陆小曼,之所以能画下来,是因为她饱读诗书,懂得画画。所以,这对她来说,不是难事。
三毛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会改变。我曾说三毛的一生,都在重生。每一次的重生,都和她读过的书分不开。她的第一篇文章就被顺利发表,不仅是因为遇到了贵人。更是因为,她曾读了很多书。因为读书,内心的沉淀,在困难面前,她一次次地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前行。
也有人说,人丑就要多读书。我觉得长得好看,要多读书,让你的灵魂配得上你的容颜;长得不好看,更要多读书,咱不能一无所有。高兴时读书,让自己平静下来,不要得意忘形。失意时读书,不要陷入情绪之中。
一些牛人,包括大学里你喜欢的老师,他们不仅精通自己所在领域,更是读了不少书。所以,当听他们讲课,说话,你会觉得他们学识渊博。
理性地认识世界
也许你会说,这和一个人经历的事,接触的人有关。但也和他读过的书有关。有些理性的人,你总觉得那不是理性。说不出来为什么,总之让人感到别扭。有些人理性,你确想成为那样的人,因为他们让你觉得舒服。举手投足之间透漏的气质,让你想学习。这就是读书,赋予他们的魅力。
读书习惯的养成,就是一种选择。当你放下手机,拿起书本,你就爱上了它,爱上了它的世界。
天下好书,一辈子都无法读完,但我愿在有生之年,一本一本,走近经典,充实自己。更愿向经典取经的我,有一天,自己笔下的文字也越来越好。
世界读书日,愿与好书为伴,一直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