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京兆华原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他自幼天资聪慧,弱冠之年已通昴诸子百家,并且还喜好钻研佛教典籍,曾被人称为“神童”。
唐代当时的社会风尚是重士庶,轻医士。孙思邈目睹民众缺医少药,又想起自己小时候为治病而花光家产的痛苦经历,遂立志做一名“苍生大医“,于是他毅然放弃仕途,转而刻苦钻研医药典籍。
他以历代名医为榜样,对于诊疗疾病的方法,采药和制药的法度,养生保健之术,凡有一事长于已者,他总是不远千里的去求寻,去探索。
孙思邈不但重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更注重实践。他遍历关中的山川,并在贞观年间南下到四川考察风土人情、采集药材、炼制丹药,而且沿途一路为老百姓施药诊病。这一路不仅丰富了他的医药知识,更加开阔了他的视野,积累了实践经验。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有感于医方本草部繁琐,遇急症求检困难的情况,遂博采群经,删裁繁重,结合他个人的学术经验,终于在公元652年撰写而成了《备急千金要方》30卷。
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所以用“千金”二字为该书命名。
该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自古以来至唐初的医药学成就,集诸家之所秘要,去众说之所未至,故被医学和学者们所尊崇。
公元659年,唐高宗李治召见孙思邈,欲授以谏议大夫,他辞谢不受。孙思邈晚年回到故乡,住在罄玉山,这里山势巍峨,古柏茂密。孙思邈在这里继续从事医药研究,坚持著述,在去世前又撰成了《千金翼方》30卷,藉以对三十年前撰成的《备急千金要方》进行补充并对新的学术经验作了总结。
公元682年,年逾百岁的孙思邈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嘱咐家人要薄葬,不藏冥器,不杀牛羊来举行祭祀活动。
但他“功在生民,则民祀之”。人们为了纪念孙思邈,尊其为“药王”,将他晚年隐居的五台山称为“药王山”。“萧鼓年年拜药王”已经成了孙思邈故乡人民千百年来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