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协作能力是孩子在未来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然而,当今孩子的合作能力是不容乐观的。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被一家两代甚至是三代人宠着。过度的呵护与溺爱,让很多孩子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这都是现在孩子心理素质上的弱点。通过团体游戏提升孩子的交际情商、竞争意识以及团体协作能力,则能够改变和矫正这种不良的心理素质,最终使孩子很好地走向社会大团体。
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可以通过团体游戏来提升。父母在帮助孩子进行团体游戏训练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提升他的良性竞争意识。因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在未来社会中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良性竞争意识十分必要。
良性竞争能够推动双方的共同进步,而与良性竞争相对的是恶性竞争。在恶性竞争时,竞争者往往怀着一种“羡慕嫉妒恨”的心态,恨不得将对方彻底打败。因为竞争时带着这种不良情绪,恶性竞争者往往会使用非常规的竞争手段,甚至做出违背道德法律的过激行为,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我们提倡培养孩子的良性竞争意识,绝不能让孩子产生恶性竞争意识。
父母要做好后勤工作,但不干扰孩子的游戏
孩子的团体游戏虽然不像大人聚会那样声势浩大,但由于孩子缺乏成熟的交往经验,在很多方面不会考虑得很周全,所以容易发生矛盾。若大人不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很可能会使场面失控。
有时候父母的后勤工作是游戏能否成功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要为游戏做好准备工作和收拾“残局”,还要在游戏过程中及时帮忙解决问题。解决游戏中孩子之间的矛盾,是父母后勤工作的一个关键点。因为矛盾是人际交往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关系状态,所以孩子学会了处理矛盾,就学会了人际交往的精髓。与此同时,矛盾是锻炼孩子交际的最好机会,父母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矛盾,同时加以引导,防止矛盾激化。
当孩子玩游戏或跟同龄人交往时,遇到矛盾与问题,应该让孩子迎着问题去主动交涉。打架、吵架是孩子在交往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父母不能以自身的好恶和道德观来判断孩子之间的是非对错,更切忌以“不吃亏”教育孩子,甚至强行干涉孩子,不让他们碰面交往。
当孩子在游戏中产生矛盾时,父母不要大惊小怪,而应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交往中的各种矛盾,让孩子学会独自去面对交往上的小问题。父母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交往方法,如分享、交换、协商、合作等,让孩子学着自己解决问题。另外,父母应该适时公正地加以引导,培养孩子勇于改错、宽容、互助的精神。这些都能帮助孩子巩固友情,扩大交际圈。
虽说父母要做好孩子游戏的后勤工作,需要时刻密切注意孩子的举动,预备非常情况的解决方案,但是大多数时候,父母也应该学会不要干扰孩子的游戏和交往。父母做好后勤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玩游戏和交往,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交际能力。如果对孩子太过干涉,反而会阻碍孩子们的玩耍。比如孩子在玩耍时,父母会趁机在一旁谈论一些事情。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成人的言谈会干扰孩子的自主游戏。父母要学会适时保持安静,以免成年人的喋喋不休对孩子产生干扰,破坏孩子想象力的发挥,影响游戏的精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