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终于把历时准备了四天的汇报给弄完了,从周四开始,开始了为期四天的准备模式:
周四,为技术部门准备设计需求;
周五,加班开始做PPT,完成2/3的草稿;
周六,加班开始美化,完成2/3的美化部分;
周日,开始修改报告,增加和删减了很多内容,并完成了所有的内容和美化部分。
这个酸爽的过程,反应了几个问题:
1、PPT技能
PPT的技能比较差,所谓的PPT的技能,就是把PPT做好看的能力。由于这次是直接没有帮我托底的报告,而且是在公司创始人和最大客户的会议上在产品提案,所以PPT不能丑是必须的。而平常太过于敷衍的做PPT,这次就栽了,即便是临时要了很多其他同事的PPT来当做模板,但是还是手忙脚乱,最后在网站上花了20块钱买了一个PPT模板才解决这个问题。
反映出来的问题:平常PPT技能不积累,碰上大项目一定会懵逼。
怎么解决?
既然PPT是工作中必备不能少的技能,那就从每一次的小的内部的文件中,有意识的去训练,我相信这种技能在不断的做的过程中,应该会有一个指数级的增长的。
既然是吃饭的技能,那就不能懒了。
2、整体与大局观
这次还有一个大BUG是第一次自己做自己汇报,没有人帮我修改和调整,那么问题来了,对着大老板汇报的PPT和平常跟老板汇报的PPT是不是有区别的?
对大老板汇报,这个PPT的重点,PPT的立场,都需要很清楚。这个权重占比是大于一切因素的,当时因为整体美观度,而执意不把一些内容放上去,后来证明这样的执意只是浪费时间的一种方式。
这种做PPT的汇报的事情,很容易到加班的状态就会陷入“完成任务”的困境中,很难跳出来去思考为什么要做,重点在哪里。最后可能做了很多事情,加了很多班,但是没有价值。
所以养成在执行工作,特别是执行一些对象是大老板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思考,这件事的立场、重点是什么?老板想看到的东西是什么?这是priority。
3、用心做
这个点,真是。。工作中很容易陷入一种瞎忙的状态。做出来的东西还一定有价值。这几天加班,“沉浸”在一种加班的状态中,会忽视了很多东西,忘了自己要呈现出的价值在哪里。
诚如白总所说,差异化卖点在哪里?没有看到。产品力体现在哪里?没有看到。
虽然对于很多红海类产品,其实很难再挖掘这些差异化的东西,更多是噱头的东西,但是单纯的思考下,自己确实没有把在航班的时候死磕的那种态度放在工作上。
这个报告已经体现了我的水平,但是是不用心的水平。
4、个人职业素质
因为是特别重要的会议,下面坐着的都是大佬。原定是我代表部门来汇报,但是在前一天通知要让其中一个创始人来用我的PPT汇报。
虽然有一瞬间的失落,但是也能理解和接受,毕竟要以大局为重。但是在会议前,出现了两个细节:
一个是我昨天穿了一件比较职业的黑色职业装,并且没有素颜,大老板在会议前看到我的时候,眼前一亮说了句,今天挺精神。(后来想到我上一次跟大老板碰到是在电梯里,早上上班我一副没睡醒+素颜+T恤的状态大概在老板心中已经有了“不精神”的锚)
我跟替我汇报的其中一个老板reviewPPT的时候,大老板刚好从办公室门口经过,听了一下我的汇报之后,立刻拍了下我的肩膀说,你上去讲吧。
于是,我就又被推上了屏幕前。
这两个细节体现2个问题,1、老板一直是一个比较看重外在的人,平常尽量少在穿着上进入老板的禁区;2、老板比较看重演讲能力。
总结一下,1、PPT技能 2、全局观和跳脱出任务的思考习惯;3、每一次的交付,都是自己的专业体现;4、注意工作中的素质细节。
PS,昨天的汇报获得了公司所有高层和客户的肯定,所以,就不付这些天的辛苦了。
但是要记住一个原则:
当一件事,你挑出几百个问题,但是还能做成,说明你能成;
如果一件事,你挑出几百个能成功的点,很有可能这事儿不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