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张照片,是五一回家,弟弟拿着我手机,对着他的卡通照相机里的动物图案拍出来的
个人微信公众号一亭舍
2017.5.7
前记
是问是答?
都是吧。
或许,这是当我们开始成长时,留给逝去的岁月最真诚的感叹,和对无知未来最迷茫的反问吧。
一
可小时候的我们,又是多么地渴望长大。
最近看的奇葩说里,探讨的话题是关于如何处置一颗外星来的高级蛋,是留还是去?
黄执中的想法让我有些恍然大悟。他将对这颗蛋处置,定为“好奇心”和“安全感”的平衡。
小时候,我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我们会不断地探索我们认为有趣的事情。4 5岁的小朋友,可以由一个问题发出一连串的疑问。活生生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气势。
小时候,我们因着好奇心,也创造了不少有着特殊意义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在成年之后,回忆起时满是幸福。
小学时我们可以把沙袋集齐5个创造成“抓沙包”的新游戏。可以用沙子堆成城堡做成汽车。也会对那些新奇的世界蠢蠢欲动。悄悄地买着“全世界的神奇地方”,沉迷其中的“自然岛”“宇宙飞船”“外星人”“死亡谷”……
那时,我们作为一颗被童真孕育的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天真烂漫,无所顾忌。
二
后来,我们慢慢长大,接触和吸收更多所谓的“营养物质”。
可是现在,我们已经无法说出,什么叫“好奇心”了。
可能营养过剩了吧。
我们在一步步社会所设定好的模式里被成长。是啊,人总要长大。由一颗蛋变成一个“拍蛋者”,然后再有新的蛋出世。这必定是个无法打破的循环规律。
现在的我们,很难脱口而出一句“我不喜欢”“我不要”“我不想”,因为我们要变成“大人”,要成熟。我们没有时间去想今天国家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到底喜不喜欢现在的生活,我每天做的事情有没有用…
似乎我们只知道快要考试了还没有复习完,考试的题目能不能简单点,明天要交的工作还没有做完,老板拖欠的工资什么时候才发……
我们失去了好奇心,只剩下安全感。
好像只有完成这些被设定好的事情,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安全感,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踏实地告诉自己,是和大部分人一样的。自己做的是正确的。
“大人”的定义,真的是这样吗?
不应该吧。
这样的生活,不是成人世界的生活,而且“机器人”的生活。我们是高等生物,有思想有灵魂的物种,我们不能和灵魂脱离。
三
你见过小孩子的笑吗?
像阳光一样灿烂,会流到你内心深处的气息。银铃般的笑声,清脆悦耳,可以触及你灵魂深处的东西。那是没有枷锁的笑。
我很喜欢小孩子。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被设定了几千年的世界,我们能做的也只有遵从。但遵从不是强求。在这个存在公平的世界,你还是有权利去选择你想要的东西。
和小朋友在一起时,我可以毫无顾忌地和他们一起撒娇生气,大笑。脱下自己“大人”的皮囊,让自己成为一个“孩子”。现如今流行的教育方式,都是以一种“融入孩子的世界”的观念。
我有一个快要上一年级的弟弟,现在,他不听话的时候,我不会再骂他,也尽量不去讲很多大人世界的道理,我会以同样的方式让他感受一下我的角度,体验一下对方的喜怒哀乐。大人的思想太过复杂,它们与小孩子的世界无法相融。和他们讲大道理,纯属无用功。
你把他们当作孩子,倒不如把你自己当作孩子。去探索他们的世界,放下戒心,同时放任自己去追忆珍贵的天真单纯。而,这也是一种好奇心。
四
关于好奇心与安全感。这是一个可以讨论很久的话题,可以很难有一个定论。
但最终你的活法只有一个。在生活里游刃有余地处理它们的关系,或许时每个人都期待的事情。我也是。
我拒绝毫无意义的纠结,也不接受浑浑噩噩的取舍。
努力地当一个大人也好,天真地沉浸在好奇心里也好。
但我希望“能做小孩的时候,谁期望做大人”这句话,终究可以成为岁月的一道痕迹。多年以后,我或中年或晚年,都可以用毕生的勇气和能力,去反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