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就是父母错误的把仅有的钱在农村建房,没有多余财力去前景更好的城市买房。
收入:2000-2005年时期,农村无论是种地还是外出农民工的收入和城市工薪阶层收入相差不多(杠精除外,你非要把农村五保户和城市大款作比,没有讨论意义),大约在25%左右吧。
房价:这个时期的房价多少呢?以2000年北京大兴区为例,还有1000—2000元/平的房子,三线城市的房子普遍500-800元/平,总体来8-10万可以买1套两居。而此时农村建造一处住宅的价格也在5-7万左右。
政策:2000-2011年,京沪大城市不限购,想买就可以买。恰恰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农村建房的高潮,在农村建一个普通小楼,相当于在北京五环线买个小二居(或许微量贷款)。
分化:这一步是所有中国家庭的经济分水岭,如果你往京沪走一步,就是人生巅峰;往老家退一步,就是跌入悬崖,害苦了三代人。当时谁也不知道这个后果如此之严重,绝大多数农民选择了回老家盖楼,人生凉凉。
近十年,医疗教育向县城集中,孩子在县里读高中,老人要去县里看病,青壮年要到沿海打工,乡村农民房连居住价值都没了,房屋空置的情况,屡见不鲜。三五年不去,院子里的杂草,比人还高,完全荒废了。这就是你父母一生的积蓄,打水漂了。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一是城市资本不能下乡买房,没人接盘。二是拆迁也拆不到,国家也不收购。 这个问题,目前看是无解的。今后,除了特大城市的附近郊区,地级市县级市的拆迁都不会再大规模发生了。因为小地方的房地产基本饱和了,没有拆迁的意义了。关键是现在低线城市的房子现在也没有人接盘,当年我留在县城的同学都把孩子送出来了,没有孩子再愿意回到三四五线城市。
结论:无论何时何地,人往高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