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人经常说,希望自己快乐,但为什么很多人往往得不得真正的快乐,反而更焦虑了?
什么是快乐的?得到一个向往已久的东西?买了大房子?还是孩子考试成绩好呢?
大多数人肯定应该是期望得到满足就会快乐。
这样看来,快乐是有条件的,是外在的,是一种建立在期望之上的,一旦这些外在情境发生变化或是不存在,快乐就会随之消失而变的焦虑不安甚至愤怒或悲伤。
这段时间经常会听到刚怀孕或者刚生完孩子的年轻同事说很焦虑。
在别人眼中,她们应该是令人羡慕的。单位好,工资高,有房有车,生活条件很好,在我看来也真的可以说太幸福了,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焦虑呢?焦虑孩子将来上不了条件优越的幼儿园,焦虑上不了重点小学甚至中学,焦虑孩子学习一般或者身体肥胖,焦虑别人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自己不能。在焦虑中实现了让孩子上重点学校的目标,又因为众多新的问题变的更加焦虑。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真不敢苟同,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放弃当下快乐换取未知未来的焦虑,把设定的目标变成了焦虑的根源。
我们生活不能没目标,但制定目标的时候应该是现实的,憧憬展望目标的时候应该是快乐的,为之奋斗的过程应该是充实而丰富的,实现目标应该是满足和幸福的。这个过程中有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判断,对未来的期望,对自己的努力认同和对自己成绩的满足,而不是在攀比中焦虑,在焦虑中选择,在选择中痛苦,在痛苦中伤害。
有朋友问过我一个一直困扰着她的问题。她说:“在网上或者看到现实中的朋友生活在厦门、珠海这样的城市,生活的那么精彩,自己为什么体会不到那种精彩?生活的城市不同是重要原因吗?是很多条件不具备导致的差异吗?就像优美的环境、著名的景观、浓厚的文化,所以那些人平时或者周末的去处和经历才一定比我高级?有更整洁的街道、舒适的气候,所以才能在温暖的夜晚,在优美的小路上慢跑,比我更容易健身,更享受生活吗?”
我觉得不是,生活的精彩不是外在的。优美的环境,浓厚的文化会让人生活的更好,更有条件去享受生活,但即便在那些城市,内心不丰富或者不热爱生活的人,也一样感觉不到环境的优美。生活的精彩和丰富是内心对外在事物的投射,就像假期我不出去旅游,在家看看书,收拾一下房间,做手工,做美食,和家人讨论感兴趣的话题,我一样感觉生活充实,比那些为了散心或者逃避内心的烦恼,在优美的环境中无灵魂一般行走更精彩。
尼采曾说过一句话:“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不是一个喜欢上网的人,也不是一个目标导向型人,我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而不受其他人和环境的影响,我喜欢自己,爱自己,我会关注自己的内心、情感和身体,与它们对话,从而更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我的自信来源于我的内心,而非他人的认同和评判,活在当下,在自己的生活舞台上,认真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尽量把每一个日子活的快乐而精彩,让己内心丰盈而喜悦,由内向外的绽放自己。
希望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温暖和照亮每一个走近我的人。
也正因为这些,我变成了别人眼中优雅、知性、热情和快乐的人,上的厅堂,下得厨房,看书、养生、美容、工作、绣花样样做的很好,看书让思维方式更客观理性,日常与朋友的沟通交流让逻辑严密而流畅,闲暇时写作让内心的反省拨云见日,美容养生让容貌、身体与体态青春健康。
在这焦虑的时代,互联网信息传播,加大了焦虑的速度和范围,但很多人并不是真正的独立思考,而是被别人的思想牵着走。
如何在繁杂的信息中寻求自己的精神成长,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我想这需要我们做一个会真正会判断的人,做一个会完善思考的人,做一个懂得快乐的人,让生活随我们起舞,让快乐伴生命流淌,把日子过成诗,把自己活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