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汾酒集团部分“开发酒”无法查询到具体开发商和酒水生产厂的厂名、厂址,更有一些不良开发商和经销商借此漏洞,用三无散酒灌装冒充汾酒。一时间,汾酒集团的贴牌乱象暴露在了公众视野。集团开发酒”暗藏私自灌装等现象。据汾酒集团内部人士介绍,“集团开发酒”是由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他子公司生产的,它们由各个开发商自行设计包装品名销售,所以也被称为“开发酒”。
其实贴牌模式在白酒行业内普遍存在,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全兴等都有贴牌现象,只不过早已开始清理。汾酒集团的问题只是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内几乎所有的酒厂都属于国营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白酒行业市场经济属性极低,酒厂也很少进行全国化运营。“那它们如何提升自身业绩呢?就是采取授权、贴牌、承包等诸如此类的方法。”总经销品牌、贴牌产品是白酒行业在特殊时代下的产物。
据了解,白酒行业的这种贴牌模式最早起源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彼时,白酒行业还未真正走向品牌时代,企业发展水平普遍比较落后,自身也面临产能不足等问题,为快速扩充规模,它们需要借助社会力量,而这种贴牌模式便成了白酒企业获取资金的一种方式。
据悉,白酒行业的贴牌模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商标由酒厂授权,贴牌商自己运营,酒厂对产品质量问题负责;另一种则是贴牌商只是打着酒厂的名义,酒厂只负责代加工产品,对产品价格、质量问题等均不负责。贴牌模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酒企的收入,但是长期来看,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贴牌产品将对品牌形象、品牌价值带来致命伤害。目前国内白酒品牌已经意识到了贴牌模式的负面影响,纷纷开始“断舍离”
那是不是只有白酒才盛行贴牌呢?显然不是,家电、橱柜、手机、奶粉、药品、化妆品、化肥、农药、种子、水果、蔬菜、大米、水、机器人、玩具、汽车等几乎我们常见常接触的行业都存在贴牌定制现象。贴牌乱相猛于虎,几乎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深受其害。如果是用的还好点,吃到嘴里的是质量不合格,产生负面甚至危及生命那就惨了。现在都流行玩跨界,玩商业模式,公司规模一大就想多元化,没相关工厂、技术、渠道、团队怎么办?买、控股、收购,结果就变成了自己集团旗下的另外一个公司。大部分企业玩跨界是整合资源,自己出品牌,按资深标准由生产方代工。如小米,自己建闭环生态系统,没有一家工厂,却在9年内营业额达到1700多亿,堪称贴牌奇迹。但市场上又有多少个小米呢?有几家能想小米那样注重品牌和品质呢?
我们来看看大健康行业,我曾经发了一篇微博,说中国生产的药品80%是无效的,很多批文是假的。自己研发一个产品需要付出很多资金和时间成本,很多人根本就没那个耐心。趋利是商业的本性,于是很多企业老板不是科班出身也根本不懂药,只是用商人的眼光看好某类畅销产品,认为有利可图,于是就找到药企大品牌市场开发部门,找他们谈品牌合作。品牌是运营方的,药企负责生产或委托他方生产。十多年前,消费者没几个懂这个,一看是大品牌,在医药终端买药时会是首选大品牌,再加上所谓的品牌运营商急功近利的鼓吹和赠品利诱,终端拦截就成功了。于是乎,现在流行口嚼含片,那咱也开发一款,过段时间防雾霾口罩好卖,在也上一款,等等屡试不爽,最后几十上百款产品上架,俨然成了一个所谓的大健康产业集团。这些大健康公司紧随时代步伐,各种新的营销模式和工具都能学会和使用,目的还是为了把产品卖好!这类公司都是在走钢丝,踩着政策红线走擦边球,一有风吹草动就换个地方。产品品质未必有合作大品牌方好,服务可能比他们还好。你说一罐蛋白粉营养成份一大摞,包装也很漂亮,绝不输给大品牌,吃进肚子里即使没啥好处,但也不会吃死人。浪费钱是小事,只是怕贻误战机。
所以,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在买任何东西是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瞪大眼睛看看你买的东西是正牌还是贴牌的。曾经有一段时间,白酒行业出现很多“茅台镇荣誉出品”的贴牌酒,茅台镇不代表茅台,误导了好多消费者;很多浓香型白酒出现“五粮液荣誉出品或监制”,有他的LOGO ,下面却打着“XX公司总经销、总代理或独家运营”等等,很多消费者会认为是五粮液的兄弟品牌,喝不起他的母品牌,兄弟姊妹的也行,其实只是在那灌装,甚至只是品牌合作关系,跟五粮液没太多交集。药品保健品贴牌产品,在包装上会用大篇幅突出所傍大品牌标识,最最最关键的是你要看清楚生产方、委托方、运营方、监制方是谁?不要盲目轻信产品包装上的大品牌信息。
不能说太多,否则有人拿刀来砍人,只希望消费者有一颗辨别真伪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