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最近又火了,又让广大媒体给宣传了一把,先甭管是反面的还是正面的。
我一直想买双气垫鞋,但人民币无奈很多,没有实现过这个愿望。竟然还有人还敢把买回来的气垫鞋割开,以验证有无气垫。
好了吧,没割的时候,满心地想,国际大品牌气垫能差到哪里去啊?!割的时候,肯定得有些后悔,但一旦割开的时候,更多的得是怨恨吧。像是22岁的魏忠贤被阉割的时候,满心的期待没有落成,竟然是干了30年的倒马桶的小太监。
幸亏,我没买气垫鞋,要不,我得该有多伤心。始终以为,那么大的品牌,还能有假??
真是信得越真,伤得越深。
这鞋,被卖掉了300多双,现在,耐克知道了压力吧,发致歉信,声明要赔偿了。几天之前还挺硬气地拒绝三倍赔偿呢。
太不了解国情了,也太小肚鸡肠了,300多双鞋,成本及销售等各种费用加起来,其价几何?如果还那么硬气地拒绝,可能导致国人的不痛快,那么损失就大了去了。
耐克公司果真在乎这点儿钱吗?
可能更多的是态度吧,就是不买账,就是不赔偿,这才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但,最终,商业还是逐利的,一切资本都是以利润为最终目标的。
任何人为的或政府过多干预的商业行为注定都是要失败的,特朗普先生要求大公司要回国创业,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他要振兴美国经济……。
他首先是个商人,知道资本的驱利性啊,尤其是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尽一切可能得办法,压榨最后一点儿剩余价值……。资本都是想通过最短的距离获取最大化的利润。
这是商业行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所以说,现在的特朗普不是和真正意义上的政客,太不熟稔了,政治动作和言论。
如果耐克的这一气垫事件,发生在美国本土呢?估计耐克公公司就得赔大了,针对国内和国外,两种标准,两种理念。使得资本也具有了选择性和针对性。
现在很多人选择干微商,总认为某某某,干微商赚了多少多少,在朋友圈里整天不是晒这个就是晒那个,一副大钱在握的样子。能不信吗?殊不知,干着干着,或者有的人一开始干,就成了别人的接盘侠。
有的人依然选择干直销,有的还干着干着,就干成了传销!甭管哪样的直销,比如安利,你看看自己周围的10个人中,有几个正在用或者曾经用过安利产品?又或者说,发现一下什么样的人正在用它的产品呢?
我们总是很容易被人洗脑,尤其是有明星代言的东西,更多的不是相信产品,而是消费了明星,相信了他或她的推荐罢了。
既然崇拜明星,那么他或她所代言的东西,也就一块喜欢了吧,所谓爱屋及乌嘛,大抵,不过如此!
反之,就是悲催的心得真,伤得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