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大门真正对我露出一丝丝缝隙是从学习李笑来开始的,在很久之前我对学习的学习方法也是有过深入的研究和学习,但是遗憾的是效果并不是很大。那会儿有本书特别的火,叫做《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介绍到了王阳明。
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知行合一到现在已经非常多不同的解读。我最喜欢的是那句懂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对于为什么知道了那么多的道理还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的观点是我们可能在“知”这件事情上没有做好
知行合一这个概念很大,并且导致我们可能以为我们要做到人生全部的知行合一才可以,直接从字面意思理解,知行合一确实有知道就必须做到的含义在里面,知道就要做到更加类似一种全知全能的状态。而具有这种的状态貌似只要我们概念中的神,或者美国的超人。
这样的全知全能对咱们人类本身来讲其实意义不大,会把人生搞得毫无意义可言。很多知识渊博、思辨能力和逻辑能力强的人可能会说是我理解的不对,知行合一不是这个意思。这种对一个概念加以重新理解或者加以限定的手段来说明它的有用性对于我来说的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也并不容易接受。
因为道理、理论或者原理等东西,都是针对其相对应的应用场景来说的。发现他的人为了让这个概念具有更强的普世性,于是就对它进行了抽象、精炼、总结加工。概念只能变的更加概括更加简练更加没有限制才能达到我们想用一个理论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倾向。
这种查理称之为铁锤人的倾向在很多人总结规律或者方法的时候都会犯这样的问题。这样造成的结果便是这个概念里已经不包含对它应用场景的细节了,因为它什么环境下都能用。同时我接触到黄金思维圈概念里的WHAT WYU HOW这三个思考的方法论对我启发也非常大。解决知行合这个问题,应该讨论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知行合一,基于自身和执行层面出发的执行合一才是对我们个人真正有用的。
我刚开始认为这是一个思考的非常好的工具,慢慢发现它是一个开启思考的好的工具,但是今日发现,这是一个我们可以区分这个概念或者事物在什么层面的一个判断标准。这个好处简直太大了,下次我们听到一种概念或者一种说法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他在说什么了,是一个现象?还是一个原理?还是一种技术方法?有了这个判断,接下来的事情就会变得简单的多。
局部完美的知行合一是完全可以达成的,在之前的执行力的学习当中我还不敢说这句话的,虽然我把李笑来关于执行的课程学习了好多遍。但是今天看完微习惯这本书以后,我敢说了。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一个感想,那就是就现实生活来说整合者的贡献是要大于发明者的,虽然没有发明就没有开始,但是整合者贡献才利于我们去应用这些发明。比如乔布斯的IPHENO里基本没有几个突出的功能是他们自己发明出来的,但是他们将这些功能整合到了自家的手机上。
微习惯这本书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刚开始知道微习惯的时候我在纳闷,一天做一个俯卧撑,这也太幼稚了吧。我承认一天做一个俯卧撑完全可以做到的,可是这样有什么意义呢?一个有什么用?
这个我在下一篇文章里详细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