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书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作者:彼得-德鲁克
(本读书分享音频版可关注微信订阅号:成长派获取,也可以在喜马拉雅搜索经理人成长派,进入专辑直接收听,让我们一同成长!)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交流的这本书叫《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者是彼得-德鲁克。
德鲁克是管理学科的开创者,更是被尊为“现代管理学之父”。所以,本期第一篇我们找来大师的书籍进行学习和交流。
关于本书要先说的两点:
第一,为什么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而不是卓有成效的管理,管理“者”主要强调了人在管理中的作用。所以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关注人的重要性。
第二,管理书籍基本上都是讲如何管理别人,但本书讲的却是如何让管理者管理自己。
其实,一个好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个强大的自我管理者。
首先,这本书谈到了什么是卓有成效。
书中提到,“所谓有效性,就是使能力和知识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成果的一种手段”。有过管理经历的人都知道,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往往不能获得更多支持资源,如何基于现有资源深耕细作发挥最大价值,恰恰是管理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请重点记忆: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
2、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3、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和他人的;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领域
5、最后,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做有效的决策。
想一想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是不是按照这个习惯做事呢?
这本书的后面几个章节就是基于上述五个习惯展开来讲了。
在时间管理这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所管理的组织越大,你实际可以掌控的时间就越少。关于如何分配时间来做事,这里可以使用我们熟知的四象限法,分别以“重要程度”、“紧急程度”两个维度,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四个象限,每个象限采取对应的措施。这里需要重点关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在这个象限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提前规划,早晚会变成重要又紧急的事情,那么我们会越来越应接不暇。
对于管理者来说,往往容易重视勤奋,而忽略成果。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作为知识型的劳动者,我们生产什么?其实我们一件实际物品都不生产……,我们产出的只有信息、观念乃至构想。所以这些信息、观念和构想,必须作用到人的身上,与其他人的产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成果。所以作者在这边也提出了,一个管理者维持健康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学会用人所长。我们不能只盯着别人身上的缺点,因为每个人都有缺点,善于发现他人优点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必备能力。关于怎样用人,这里作者给了四个原则:
1、不能将职位设计成只有上帝才能胜任。这里我们要注意,比如,一个岗位相关条件,既要让员工是外向型性格,又要让员工是内向型性格,这个岗位就很难有人能做好,这不是人的能力不行。
2、职位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这里指出职位的设定要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且能够让该岗位上的员工通过职位要求实现自我激励和发展。
3、在用人时,先考虑某人能做什么,而非职位要求什么。换而言之,就是不要把人才的使用被一个具体职位而束缚住,对人能发挥的作用要眼光长远。
4、用人所长的同时,必须容人之短。事实证明,如果我们只看到问题,往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一个想快速发展的组织,必须鼓励大家多做事,而多做事往往会伴随着多出问题,如果管理者只看到问题,那将势必影响员工做事热情。
随后作者又讲到了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这里我想说的是,一定要认清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更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建议。
在要事优先这个章节,作者讲到,如果我们不是超人,那么请务必“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在如何决定做事优先次序方面,我们应该重视将来而非过去,重视机会而非困难,选择自己的方向而非盲从,目标要高远且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对这段话我们可以理解为,勇于摆脱昨天,才能更好的为明天准备。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决策。我们在做决策时,很多时候在收集到事实前,其实我们自己已经有了见解,往往再收集的事实也都是为了证明我们已有的见解。那这种情况如何避免呢?
我们要承认“见解为先”这个事实,这样我们才更容易摆正心态,正视自己可能不成熟的决策见解,这样也更加能够鼓励全员在深思后勇于提出见解,在正式决策之前,要充分的利用好“反馈”制度,特别是反面声音。对于像人事变动这类比较重大的问题,这里建议决策的时间一定要适当拉长。很多时候,我们转过天来再看昨天的决策内容,往往是觉得还欠火候的。
好,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每周十分钟,和你一起读一本书,谢谢!
(本读书分享音频版可关注微信订阅号:成长派,或喜马拉雅中搜索专辑:成长派获取,让我们一同成长!)
积跬步 至千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