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研讨会》之三:
聚焦理解误区 解读“融通”为何
浙江省武义县实验小学 程 露
记得之前说过自己曾经写过一篇参会论文,题为《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混合式教学何以有效》,我仅呈现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同时新课程把核心素养作为育人目标框架。无论是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还是近期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都一再强调了课程建设要以核心素养(具体到各学科,则为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以提升课程的育人价值,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育人体系。相应地,随着浙江省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开展,在两年多的实践摸索中,笔者反复用实践充分证明在混合式教学、学习模式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素养更有效。
关键词:核心素养 网络学习空间 混合式学习
当我今天打开阅读李教授分享的前三篇文章,分别是钱红霞老师的《实现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以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活动的融通研究为例》,李家成教授、张佳老师、顾惠芬校长的《追求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基于教师的立场》,李家成教授的《论班主任综合融通的能力——聚焦当代中国班主任的专业能力之四》。细细看来,这三篇文章都是谈“融通”,都是基于班级建设与学科教育的“融通”,将各个学科的学科知识进行融通以促进班级建设的完善与班级活动的丰富。
看了这些,我才开始明确自己的论文为何不符合大会要求:
一、课程中的学生发展与融通中的学生发展
我所写的是基于语文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剖析了此节课中,每一个环节关注的学生核心素养在何处?而融通中的学生发展又源起何处?又作何解?
钱红霞老师在《实现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一文的开篇写到: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通过建设班级文化,发展相关制度,培育学生组织,开展有教育价值的班级活动,从而促成学生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师,心中要确立大语文观,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好学生的语文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两者之间看似割裂,却需要从事这两类工作的老师具有综合融通的能力。
李家成教授、张佳老师、顾惠芬校长的《追求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一文更是阐明了这割裂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在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两大领域间面临着时间分配、外部资源、管理保障、外部要求等方面的矛盾困境。
李家成教授的《论班主任综合融通的能力——聚焦当代中国班主任的专业能力之四》一文中提出:综合融通的需要,首先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就理想状态而言,“班级建设形成人事之间,群己之间,班级与学科之间,组织、制度与文化之间多类型的综合融通,学生的学习就在其中。”
也就是说,所谓参会主题中的“融通”,并不是指课程与育人的融通,因为这本就是渗透其中的,而应该是学科与班级建设的融通,其中需要班主任具备较高的融通能力,需要凝练学生的发展与学科、班级建设的相互关系,合理整合融通。
二、如何重新建构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应该改变的是如何融合信息素养与语文素养促进班级建设。我尝试重列提纲:
一、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概念解读
二、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解析
(分析目前任教学科及年级的课程结构)
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学生素养形成概述
(解析混合式学习情境下学生何种素养可以形成)
四、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素养形成的融通策略
(通过课堂教学,班级活动策划、推进、总结、反思、再推进,家校社三力驱动)
阅读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我常常对自己说。学习是一件多么满足的事儿啊!我总能体会到。
参考文献:
1.钱红霞《实现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以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活动的融通研究为例》
2.李家成、张佳、顾惠芬《追求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基于教师的立场》
3.李家成《论班主任综合融通的能力——聚焦当代中国班主任的专业能力之四》